最为特异的实验室指标为生物样本中汞含量的测定,如尿汞、血汞、发汞、唾液汞等;后二者因取材、操作繁琐,目前已很少在临床应用。 1.血汞 汞及其化合物一旦进入体内,可迅速出现于血中,且与摄入量(如车间空气中汞浓度等)相关。汞在血中的半衰期约为2~4天,两个半衰期后,约90%的汞已从血中清除;一次摄入后一周左右,血中已很难检出,故血汞仅宜用作检查汞的早期接触指标。我国尚无国家标准,国外资料认为,正常人血汞水平不应高于0. 125μmol/L(25μg/L)。 2.尿汞 尿汞一般在汞摄入后3~5日后才见增高,1~3月达到峰值;停止接触后,尿汞增加仍可持续6~8月,与接触水平和血...
慢性汞中毒也是需要治疗的,那么慢性汞中毒的治疗方法是什么呢?下面佰佰安全网为大家介绍一下。...[详情]
慢性汞中毒的治疗方法是很多的,那么慢性汞中毒可以治愈吗?下面佰佰安全网为大家介绍一下。 ...[详情]
夏天是食用毒蘑菇中毒的高发季节。6月14日,记者从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获悉,9日,常德市桃源县陬市镇熊某一家八口,7人因食用了当天从山上采来的野蘑菇中毒被送医治疗,5人至今未脱离危险。熊某一家食用的“野生蘑菇”。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供图 熊某一家食用的“野生蘑菇”。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供图 熊某的外孙陈某告诉记者,9日下午4点,熊某一家在附近山区采摘了一大袋颜色鲜艳的蘑菇,当晚就把蘑菇炒来吃了。次日一早,熊某一家就都出现呕吐乏力、腹痛腹泻等情况,随后,被送往医院救治。熊某一家食用的“野生蘑菇”。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供图 常德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主治医师蔡阳介绍,入院时,他们都出现了呕吐...
野生蘑菇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威胁居民身体健康。因此提醒大家,尽量不要采食野蘑菇,一但身体出现不适,应立即就医。9月1日晚21点,市民张先生反映,一名丹东男子吃蘑菇后中毒躺在盛京医院正在抢救。昨晚,记者赶到医院重症监护室发现,监护室内多数患者因吃蘑菇中毒。医护人员称,有14人,来自丹东、抚顺、本溪等山区,因误食山蘑菇中毒。 丹东男子误吃毒蘑菇重度昏迷 一名病人家属许先生介绍...[详情]
3月24日23时18分,上海网红面包店官方微信深夜发声明,承认使用了一小部分过期面粉。到底食用过期面粉会有什么风险?可能给人体带来哪些伤害?3月25日,上海交大医学院营养系专家沈秀华向记者表示,保质期内的食品无论从口感上、颜色上以及化学性质方面来看都更为安全,一旦过了保质期再食用,影响的不仅是口味,食用的危险系数升高,微生物相关指标的变化也将会导致食品的“质变”。沈秀华建议,过...[详情]
8月11日下午,有网友向记者反映,11日中午,有多人在青山垦殖场一家即将开业的酒店吃完午饭后,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详情]
警方提醒,食用罂粟壳产生的兴奋感没那么明显,但长期食用将导致慢性中毒,出现发冷、出虚汗、乏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对神经系统、消化系统造...[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