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通过了新的婴儿喂养报告,提倡在前六个月纯母乳喂养,六个月以后在母乳喂养的基础上添加食物,母乳喂养最好坚持到1岁以上,以奶类为主,其他食物为辅(这是我们把1岁内为宝宝添加的食物叫做辅食的原因)。如果因种种原因而不能坚持母乳喂养,则应该以婴幼儿配方奶粉代替。 我国目前也正在酝酿通过一份新的中国婴幼儿喂养指南,提出要在婴儿进入第6个月后再添加辅助食物。 如何判断是否开始添加辅食? 1、体重:体重需要达到出生时的2倍,至少达到6千克。 2、吃不饱:比如说宝宝原来能一夜睡到天亮,现在却经常半夜哭闹,或者睡眠时间越来越短;每天母乳喂养次数增加到8-10次或...
辅食添加顺序 宝宝满四个月后可以逐渐开始添加辅食,但由于宝宝消化系统发育的特点,辅食添加需要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浓的原则,一开始最好先添加果汁、菜汁,宝宝适应后再开始添加米汤、蛋黄等。 1、先从低过敏、淡口味的食物开始尝试。 2、一次只喂食一种新的食物,而且从少量开始喂起,食物的浓度也应该从稀到浓。 3、每一餐先从新食物吃起,不想吃了才加入已经吃过的食物,大约5 7天...[详情]
母乳喂养的宝宝,在辅食添加上其实需要额外注意。婴儿辅食添加不宜过早,过早添加辅食并不会帮助到孩子的成长发育,可能还会有反效果。那么母...[详情]
“母乳与辅食应该如何喂养”,很多人都关心这个问题,接下来就跟随佰佰安全网一起来详细了解下这方面的知识吧。...[详情]
国家食药监总局日前发布了《婴幼儿辅助食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7版)》,要求不得以分装方式生产婴幼儿辅助食品,生产婴幼儿辅助食品大包装产品且不生产婴幼儿辅助食品最终销售包装产品的不予生产许可。细则进一步提高了婴幼儿辅助食品的生产许可要求。细则要求婴幼儿辅助食品生产企业实施从原料进厂到成品出厂的全过程质量控制,严格质量管理要求,明确生产场所、环境及厂房设施规定,提高部分生产设备要求,规范生产管理、生产物料管理,强调研发和检验能力。细则要求企业强化制度管理。重点对进货查验记录制度、生产过程控制制度、设备设施管理制度、检验管理记录制度、不安全食品召回制度、不合格产品管理、食品安全...
婴幼儿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消费者普遍关心的问题。目前相关监管部门不断加大执法力度,近日国家食药监通报,对婴幼儿辅食开展专项抽检结果显示,13批次不合格。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消息,5月—6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对婴幼儿辅助食品开展了国家专项监督抽检,共抽检40家生产企业的80批次样品,检出不合格样品13批次。其中,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存在食品安全风险的样品6批次...[详情]
婴幼儿食品安全一直牵动着家长们的心,而屡屡被曝检测出不合格食品,更是令人心寒。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今日公布婴幼儿辅助食品抽检情况,此次抽检涉及45家生产企业,其中抽检项目合格的样品68批次,不合格样品4批次;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但不符合包装标签明示值样品6批次。据悉,监督抽检的4批次不合格样品情况主要包括:标称江西省安培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铁锌钙营养米粉和安智护畅小米营养...[详情]
陕西榆林2名民警和7名辅警向过往司机收取贿赂,拉煤司机就可以插队并免于处罚。这些贿赂大多是通过微信红包形式从车托手机上转发给这些警员...[详情]
新手妈妈在给宝宝准备辅食的时候,一定要保持正确和科学的方法,一般都是从宝宝五个月开始,应该从易消化,较稀的开始,然后再渐渐的开始变稠...[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