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食用野生菌中毒小常识 辨别: 1、观外形 一般毒菌的颜色较可食用菌鲜艳,菌伞上多呈红紫、黄色或杂色斑点,柄上有环和托。 2、闻气味 毒菌往往有辛辣、恶臭及苦味,可食菌则有菌固有的香味,无异味。 3、变色试验 用葱白在菌盖上擦一下,如果葱白变成青褐色,证明有毒,反之则无毒。毒菌煮熟后遇上银器往往变黑色,遇蒜丁变蓝色或褐色。 4、牛奶试验 将少量新鲜牛奶洒在菌表面,如果牛奶在其表面上发生结块现象,则可能有毒。 急救措施: 1、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 2、在等待医院救护时,让中毒者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然后用汤勺等硬质东西刺激其喉部,使其将胃里的东...
【情景再现】 嗜盐菌又称副溶血性弧菌,主要存在于海水及海产品中。海参、鱿鱼、海蜇及鱼、虾、蟹贝等海鲜食品容易被嗜盐菌污染,据调查,海蜇中的79%、咸带鱼中的41%、黄鱼中的27%都染有嗜盐菌。咸菜、腌肉、腌蛋等食品中也会含有嗜教育界菌。人在食用这些食物时如果没有经高温将嗜盐完全杀死,便会引起中毒。 嗜盐菌中毒者会出现阵发性剧烈腹痛、腹泻、呕吐、失水、怕冷和发热,腹泻多为黄...[详情]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多多少少存在着药物中毒的病例,有因药物中毒而导致恶心呕吐轻微症状的,也有因药物中毒导致死亡严重后果的。药物中毒是由用药量超过最大剂量引起的。或意外用药过量和药物滥用会引起药物中毒。药物中毒不仅会引起相应的中毒反应,而且还会引起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并发症,从而导致患者的死亡。面对突发的人身安全意外事件,我们该如何避免正确合理用药呢?下面专注人身安全常识的佰佰安全网为您盘点药物中毒案例,为您解决这个疑问。 药物中毒案例盘点 误食精神类药物中毒 湘乡两女童生命垂危 1月23日,湘乡市梅桥镇梅桥村的两姐妹,疑因误食奶奶的精神类药物,出现乏力、昏睡、抽搐等症...
野生菌有很多种类,大多数都是对身体有益的。经常食用野生菌,不仅美味营养,更加有养生保健的功效。野生菌能够调理身体的血压血糖水平,预防一些高脂肪高胆固醇血症都有重要作用。菌类含有多种维生素,铁、锌、铜、硒、铬含量较多,经常食用可补充微量元素的不足。许多群众喜好采食野生菌,但由于大多数群众识别野生菌的能力有限,很容易发生误食野生菌中毒事件,危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时值夏...[详情]
8月29日下午,全州县咸水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的所长蒋先生和工作人员方女士,以及咸水镇财政所的干部宾女士,一同到附近山林中捡野菌回食堂煮吃。第二天,三人身体不适,被送往医院救治。近期,全州县咸水镇附近山林中长出不少野菌,一些村民上山去捡野菌尝鲜,捡多了的还拿来晒干。8月29日下午5时30分许,蒋先生和方女士邀请宾女士驾车到周边山林捡野菌。傍晚时分,3人将捡回野菌拿到咸水镇财政所...[详情]
记者调查,我国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收支不平衡,财政支持难以持续,个人账户面临亏损风险。专家认为,个人账户制度难以实现自身收支平衡,缺口越...[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