吲哚乙酸是一种植物体内普遍存在的内源生长素,属吲哚类化合物。又名茁长素、生长素、异生长素。 性质 吲哚乙酸是一种有机物。纯品是无色叶状晶体或结晶性粉末。遇光后变成玫瑰色。熔点165-166℃(168-170℃)。易溶于无水乙醇、醋酸乙酯、二氯乙烷,可溶于乙醚和丙酮。不溶于苯、甲苯、汽油及氯仿。不溶于水,其水溶液能被紫外光分解,但对可见光稳定。其钠盐、钾盐比酸本身稳定,极易溶于水。易脱羧成3-甲基吲哚(粪臭素)。对植物生长具有两重性,植物不同部位对其敏感度不同,一般根大于芽大于茎。不同植物对其敏感度也不同。
尿素中吲哚乙酸是不存在的。即使是尿液正常情况下也不会有吲哚乙酸存在。因为进入动物体内的时候吲哚乙酸已经被消化液消化。 吲哚乙酸也称生长素,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尿素和吲哚乙酸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有机化合物。其组成成分都是碳、氢、氧、氮。 吲哚乙酸对植物抽枝或芽、苗等的顶部芽端形成有促进作用。其前体是色氨酸。 吲哚乙酸就是植物生长素 生长素有多方面的生理效应,这与其浓度有关。低浓度...[详情]
虽然有很多农民朋友购买使用,但是大多数人对于吲哚乙酸并不是非常了解。那么尿素中吲哚乙酸是怎么出现的?...[详情]
7日上午11时,华南农业大学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研究攻关情况举行了新闻发布会。记者在发布会上获悉,华南农业大学、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教授沈永义、肖立华等科研人员,通过联合攻关,在新型冠状病毒潜在中间宿主的溯源上取得突破。他们的最新研究表明,穿山甲为新型冠状病毒的潜在中间宿主。据了解,攻关团队通过分析1000多份宏基因组样品,锁定穿山甲为新型冠状病毒的潜在中间宿主;继而通过分子生物学检测,揭示穿山甲中β冠状病毒的阳性率为70%;进一步对病毒进行分离鉴定,电镜下观察到典型的冠状病毒颗粒结构;最后通过对病毒的基因组分析,发现分离的病毒株与目前感染人的毒株序列相似...
校园安全事故频发,给学生安全带来极大威胁,因此学校需加强安全管理,预防意外事故发生。10月19日上午9时许,河南濮阳油田六中分校食堂锅炉发生爆炸,造成一名锅炉操作师傅死亡。据附近小区居民介绍,爆炸声很大,附近的居民楼多处玻璃被震碎。目前,事故原因还在进一步调查中。 19日上午9时许,位于濮阳市胜利路与马颊河附近一小区内的濮阳油田六中分校(濮阳油田景华中学),食堂锅炉突然爆炸。事...[详情]
连日来,宁波多家网络论坛爆出一条骇人听闻的 交通安全事故 ——慈溪一辆宝马把人撞得身首分离! 事发凌晨时分,中横线逍林道口东边些发生一起严重的交通事故。一辆宝马740轿车把一个骑三轮车的老人撞了。网友“辣椒泡茶喝”:中横线逍林道口东边些发生一起严重的交通事故交警朋友现已证实是真的。车祸发生在中横线逍林道口东边些,一辆宝马740轿车把一个骑三轮车的人撞了个身首分离,而驾驶...[详情]
记者日前在上海召开的地方审改工作交流暨“证照分离”改革试点推进会上获悉:5年来,行政审批改革提速、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交出亮丽成绩单。 ...[详情]
1月13日凌晨,在广州到大连的T367次列车上。乘警接到一名女乘客报警,说一名醉酒男乘客,对她做出了不雅举动,乘警立即来到事发车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