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小知识: 1.网络隔离。大数据环境下,网络隔离一般采用在数据存储系统上部署防火墙来实现。防火墙技术是通过对网络的隔离和限制访问等方法来控制网络的访问权限,只允许授权的数据通过。防火墙将网络分为可信赖的内部网络和不可信赖的外部网络两个部分通过设置安全策略来控制外界的哪些人可以访问内部的哪些服务,以及哪些外部服务可以被内部哪些人员访问,从而达到保护内部网络和数据免受外部非法用户入侵的目的。 2.入侵检测。入侵检测技术就是通过对互联网络和主机系统中的关键信息进行实时采集和分析,判定非法用户入侵和合法用户滥用资源行为,并作出适当反应的网络安全技术。入侵检测是一种主动的网...
大数据官方概念 "大数据"是一个体量特别大,数据类别特别大的数据集,并且这样的数据集无法用传统数据库工具对其内容进行抓取、管理和处理。 "大数据"首先是指数据体量(volumes)?大,指代大型数据集,一般在10TB?规模左右,但在实际应用中,很多企业用户把多个数据集放在一起,已经形成了PB级的数据量;其次是指数据类别(variety)大,数据来自多种数据源,数据种类和格式...[详情]
网络安全小知识: 然而,在发展大数据的同时,也容易出现政府敏感数据、个人隐私数据泄露,给公共、个人安全造成威胁。有数据统计,中国78.2%的网民个人身份信息被泄露过,包括姓名、学历、家庭住址、身份证号及工作单位等。其中,82.3%的网民亲身感受到了个人信息泄露给日常生活造成的不良影响。 因此,谁掌握了数据,谁就有义务去保护数据安全。例如,政府开放数据,应该对数据进行脱敏加...[详情]
安全要素信息呈现出大数据的特征,而传统的安全分析方法面临重大挑战,信息与网络安全需要基于大数据的安全分析。那么什么是大数据安全分析?...[详情]
近年发生的几起突发事件,一次次地为公共事件应急处理敲响了警钟。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浙江公司总经理郑杰认为,如何尽快提高社会应急处置能力,已经成为政府、公众必须直面的重大课题。 郑杰认为,就现阶段而言,最突出的问题在于信息处理能力不足,无法应对应急管理情境中海量数据带来的冲击,更没有办法运用海量数据为应急管理服务。 近年来,国内在应急管理领域也在积极探索。以浙江移动为例,结合云计算、大数据和移动通信基础能力,目前已经开发了动态人员流量大数据分析平台应用服务。该平台目前已接入普陀山、东钱湖等33个景点,为景区旅游管理单位提供游客流量统计、游客客源分析、景区热点排名等数据分析服务...
2015年6月17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从遵义乘车前往贵阳,中途来到久长停车服务区。总书记进入一家小超市。看到总书记,两位年轻服务员十分激动。总书记在食品区拿起一包“沙琪玛”,问服务员保质期,服务员看了生产日期后说是2015年2月生产的,保质期有10个月。超市外有两处食品摊,习近平走过去,指着米黄粑、鸭脖子,饶有兴趣地了解有关情况。 习近平:“我听懂了,贵州发展大数据确实有道理”...[详情]
春运期间,不法人员利用网络囤积车票伺机加价倒卖日益猖獗。对此,安徽蚌埠铁路公安集中开展打击“网络黄牛”的专项行动,组建“猎鹰”网上打击倒票小分队,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分析研判,重点加强对“同一账号、同一手机、同一IP”反复退订火车票进行监督管理。1月29日,经“猎鹰”小分队侦查发现,师某、朱某二人账户常用联系人较多,今年1月份以来利用多个12306账户多次大量购买、圈占、退订长途紧...[详情]
1977年,中断了十余年的高考制度恢复。当年采取分省考试的形式,北京卷的作文题目是《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详情]
2018生物医疗大数据挖掘及临床科研应用实战培训班 会议时间:2018-06-30 08:00至 2018-07-01 17:00...[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