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归根到底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解决环境问题,其本质就是一个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与自然从远古天然和谐,到近代工业革命时期的征服与对抗,到当代的自觉调整。 努力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文明,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这一矛盾运动和对立统一规律的客观反映。 有些人认为环保与经济发展是对立的,认为要保护环境必然要牺牲经济的发展。 这些年的实践证明,正确处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二者是可以相互促进的,可以达到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征收碳关税,对全球环保产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美国众议院于2000年6月22日通过的《限量及交易法案》和6月26日通过的《清洁能源安全法案》,均授权美国政府可以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实施碳减排限额国家的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法国总理菲永9月2日宣布,法国从2010年1月1日起开征二氧化碳排放税,征税标准初步定为每吨二氧化碳14欧元。碳关税的诞生,将对全球贸易、环境...[详情]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不等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详情]
“留守儿童是中国经济发展必然”,很多人都关心这个问题,接下来就跟随佰佰安全网一起来详细了解下这方面的知识吧。...[详情]
采用低碳经济的战略应对气候变化,我国许多环境与发展问题都可能迎刃而解,那么中国的低碳经济发展趋势是什么呢?下面带您了解一下。...[详情]
2015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分析称,货币政策在稳健中要偏宽松,降息降准仍有空间2014年11月以来,两次降息、两次降准、公开市场操作近期静默(4月21日-5月7日),一系列货币政策连连“出拳”。央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近日公开表示,今年将维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央行手中有包括定向再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和各种流动性调节工具,足以维持合理的流动性,保持货币和信贷的平稳增长。在马骏看来,在货币供应量保持连续、稳定的同时,货币政策也需要根据宏观经济条件的实际情况和变化进行预调微调。货币政策工具作为重要的宏观调控的工具,在最近的降准中释放了1.5万亿元左右的流动性后,还会有新的动作吗...
李克强总理12月2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第一项议题是部署加大对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要进一步认真梳理,抓住市场主体反映突出的问题,实打实推出一些具体举措,给市场释放积极信号。”总理明确要求。李克强说,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加力支持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发展,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推动创业创新和就业扩大。他强调,支持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要把握好一个大原则。...[详情]
图为座谈会会场。10月17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工作座谈会,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根据党中央、国务院《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对我省积极参与和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进行专题部署。省委书记李强在座谈会上强调,全省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要牢牢把握“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基调,主动找准在全国大布局中的位置,切实坚持转型发展...[详情]
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详情]
孙宝国院士强调使用食品添加剂是食品加工的客观要求而不是个人的主观愿望,合理合法的使用食品添加剂绝对不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影响,相反很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