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为了防范和惩治恐怖活动,加强反恐怖主义工作,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宪法制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于2015年12月27日发布,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2011年10月19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加强反恐怖工作有关问题的决定》。这是我国第一个专门针对反恐工作的法律文件,对恐怖活动、恐怖活动组织、恐怖活动人员做出界定,为反恐立法迈出第一步。 2014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朱列玉建议,反恐怖法应该明确界定恐怖行为、恐怖组织等概念,对编造恐怖信息,传播或放任传播,或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
云南地区八大地震带——云南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八大地震带上:1、小江地震带;2、通海-石屏地震带;3、中甸-大理地震带;4、腾冲-龙陵地震带;5、澜沧-耿马地震带;6、大关-马边地震带; 7、思茅-普洱地震带。8、南华-楚雄地震。 其中,小江强震带北起巧家连接东川、寻甸、嵩明向南直到个旧一带,南北长500公里,东西宽70—80公里。历史上曾发生6—6.9级地震10次,7级以...[详情]
绿球藻生长的阿寒湖位于北海道的道东地区,来北海道的游客大部分在道央以西的地区活动,很少跨越道央,因此亲访阿寒湖的游客并不多,不过,在北海道却四处可见商品化的绿球藻,它们被养在各式各样的瓶子之中,也有绒布娃娃、手机吊饰等各式各样的绿球藻商品。 其实绿球藻早在1921年就被日本政府指定为自然保护物,直到1997年的国家濒危动物植物名单中,绿球藻仍被列为濒临绝种最危急的种类之一,...[详情]
2015年6月2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了网络安全法草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会同有关部门,在认真总结实践经验、深入调研了解各方面立法需求的基础上,拟定了网络安全法草案。为保障网络安全,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和国家安全,促进经济社会信息化健康发展,不断完善网络安全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十分必要。受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委托,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郎胜作了关于网络安全法草案的说明。他指出,网络安全已成为关系国家安全和发展,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为适应国家网络安全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落实党中央的要求,回应人民群众的期待,本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将...
4月15日消息,15日是中国国家安全法公布实施后首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在南京的20所中小学课堂,国家安全教育课程已经陆续开课。学生们使用的课本,是由江苏省国家安全厅修订编写的全国首套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系列读本。目前,南京市共有5所高中、10所初中、5所小学参与了国家安全教育课程的试点施教。江苏省国家安全厅厅长刘旸表示,该厅会同教育部门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接受能力,在全国范围首次...[详情]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今天(1月7日)公布《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送审稿)》(以下简称送审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送审稿中明确: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采取技术措施,禁止未成年人接触不适宜其接触的游戏或游戏功能,限制未成年人连续使用游戏的时间和单日累计使用游戏的时间。在中国急剧增加的网民中,青少年成为主要群体之一。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1亿,...[详情]
作为中国首部反家暴法,该法律明确了家庭暴力的性质和法律责任,让清官难断的“家务事”有了国法可依。...[详情]
涉港国安法不是为破坏自由,而是为防止“港独”和其他极端分裂运动。...[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