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要更大,因为直径越小,进入呼吸道的部位越深。10μm直径的颗粒物通常沉积在上呼吸道,2μm以下的可深入到细支气管和肺泡。细颗粒物进入人体到肺泡后,直接影响肺的通气功能,使机体容易处在缺氧状态。 已经有大量流行病学证据表明,PM2.5有急性与慢性健康效应。急性健康效应体现在高PM2.5暴露增加患急性呼吸道疾病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慢性毒性体现在PM2.5可能诱发肺癌、慢性阻塞型肺炎、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也有研究表明对细颗粒物的暴露会影响人的免疫系统、神经系统等。危害非常的大,一般Pm2.5多出现在我国的北方地区,那大家知道全国pm2.5最好的城市...
1、当出现大风天气的时候,空气质量比较差,最好是不要外出,将家里的门窗紧闭,以防外面的沙尘进来。 2、如果真的需要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比如要带好口罩,可以带一个面巾,虽然说看起来有些吓人,但是为了自己的身体还是带上吧。 3、在大风天气,用电和生火要格外的注意,这个时候发生火灾是很难控制的,所以如果用火,一定要在身边,不可以离开,随时照看,发生危险即使处理。 4、大...[详情]
到目前为止除了青藏高原,几乎全国各地都有雾霾的踪迹,那么全国哪个城市雾霾最严重呢?...[详情]
很多人会在孩子暑假期间带孩子外出旅游,但是我们在暑期外出旅游在享受大自然的美好时光的时候也不要忘记该怎样来对付暑期的高温天气。今天佰...[详情]
中国气象局昨天举行新闻发布会,总结了2016年的“全国天气表情”。即将结束的2016年有点热,雨下得则是“史上最多”。佰佰安全网带你了解。中国气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2016年(1月1日至12月28日)全国平均气温10.5℃,较常年(9.7℃)偏高0.8℃。1月1日至12月28日,全国共有384站发生极端高温事件;413站发生极端连续高温日数事件。尤其夏季全国平均气温创新高,达到21.8℃,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高,1500余县市日最高气温超过35℃,面积达到188万平方公里。今夏,我国南北方均遭遇严重汛情灾情。数据指出,2016年全国降水量为历史最...
近期,升温将成为我国天气的主旋律。今天(10日)华北、内蒙古等地将开启升温之旅,明天(元宵节)升温范围扩大至北方大部以及江南、华南等地,我国大部地区最高气温将回归到正常水平。尽管最高气温在逐步回升,但今明天早晚气温依旧低迷,公众还需注意保暖。降水方面,今明天雨雪集中在东北和西南地区,当地需关注对交通的不利影响。昨天,东北和华南出现大范围降温,其中尤以华南降温剧烈。监测显示,昨天...[详情]
今天(28日)起,新一股冷空气入侵我国,江南及其以北大部气温将出现下降,雨雪增多,尤其是东北地区,局地降温超过12℃,黑龙江局地有中雪。在冷空气的影响下,华北、黄淮等地的大气污染扩散条件逐步好转,空气质量改善。今天东北等地雨雪增多 三月初北方降温明显近期全国大部陆续开启回暖之旅,华北到江南、华南最高气温普遍达到15-20℃,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长江流域一带以及江南大部入...[详情]
3日开始,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遭遇今年以来最强沙尘天气过程。根据监测,受沙尘影响的地区涉及15省份,沙尘覆盖面积已达到217万平方公...[详情]
1月20日从四川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上传出了“全面取消限购、限价”,取消“9070”等行政干预政策的消息。虽然还没有接到具体的文件,...[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