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欺诈实际上就是指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是主观方面由故意构成,并且具有非法占有为的目的。这里所说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既包括本人对非法所得的意图占有,也包括为单位或者第三人对非法所得的意图占有。 而合同欺诈是以订立合同为手段,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相比较于合同诈骗性质要轻一些,但都会给被害人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合同诈骗与合同欺诈的区别: 合同欺诈是指签订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弄虚作假,诱使对方当事人在违背其真实意思表示的情况下,签订合同的行为。二者的区别在...
合同诈骗 合同诈骗犯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合同中的一方当事人没有履行或者没有完全履行合同,使对方受到损失,并且一方在签订合同时可能有某些欺骗性的因素,则前者是合同诈骗罪,而后者是合同纠纷,二者有着本质的不同。 然而,在实践中,区别二者分界限往往是比较困难的,二者的根本不同点,在于行为人有...[详情]
小编了解到,没有签合同一般不算合同诈骗,特殊情况下,没有签订合同属于口头合同,口头合同也是合同,也可能存在合同诈骗罪,主要看具体案情。 依据《合同法》第十条之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从此条文可知,合同有多种形式,口头合同只是合同的一种形式之一。利用口头形式以及利用邮购、电子商务等非书面合同形式实施诈骗犯罪与利用书面合同一样,所侵犯的客体都是...[详情]
涉及到合同诈骗,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那么,合同诈骗承担什么责任呢?随佰佰安全网小编一起了解下吧。...[详情]
现在有很多大学生,都希望凭借一己之力自主创业做老板。然而,当老板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容易,一不留神就会掉入他人设下的圈套当中。 尽管已毕业离开学校,但刘晨(化名)仍在为自己两年多前在校创业“被坑”的经历维权。因为“挺有实力的”供货上家突然失踪,当时还是大三学生的刘晨和创业团队损失了数十万元货款。 有着类似经历的还有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和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等多所院校的大学生创业团队。这些被骗创业团队的标的物货款金额共达270余万元(媒体曾于2014年3月3日刊登《桂林多个创业团队上当,损失数百万元货款》一文报道此事)。然而直到现在,这些当初在校创业被骗的大学生仍在通...
近期比亚迪(01211.HK)陷合同诈骗案事件,16日股价受负面事件影响开盘下挫超5%,股价表现低迷。现报价45.75港元,跌幅4.79%,暂成交1.82亿港元,最新总市值1362亿港元。比亚迪今日早间发布公告称,公司注意到部分媒体发布不实报道,内容涉及对公司发布的《关于李娟等人冒用比亚迪名义开展相关业务的声明》的曲解。对此,公司表示,李娟及“陈振宇”非比亚迪在职或离职员工,...[详情]
7月4日,比亚迪在官网上发布了一则不足150字的简短声明,称公司发现有不法单位或个人伪造比亚迪公司印章、冒用比亚迪公司名义开展广告宣传类合作业务,在公司报案后,犯罪嫌疑人李娟已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看到这个声明时,这位高管以为所谓的大事是一件他已司空见惯的诈骗案。然而,7月12日,比亚迪又发布了一则《关于李娟等人冒用比亚迪名义开展相关业务的声明》,披露了这一事件更多详情,声称...[详情]
中国裁判文书网近日公布了李某誉合同诈骗案的二审刑事裁定书,揭开了这种天方夜谭式致富神话背后的骗局。...[详情]
虚构分期付款购机协议,能拿到好处费,不用还款,不用担心上征信黑名单……在9个月时间内,244名市民在株洲市芦淞区中心广场逛手机专卖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