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家的职责 作为国家的立法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应尽快制订出保障校园安全的法律法规,为打击和遏制校园暴力伤害案件的发生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持;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大中小学校安全事故(特别的暴力事件)的监督和检查力度,完善校园安全的监督管理责任机制,为创建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保驾护航。此外,国家应尽快出台政策,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因“留守儿童”衍生出来的社会问题,特别是安全问题。 (二).学校的工作 1.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中小学校学生的必修课 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完善和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现代教师要有二十一世纪的教育质量观和人才观,切实从应试教育转向...
1、接到有校园暴力的报告或信息 (1)初步了解情况。包括参与学生的大致人数、参与学生的资料、事件发生地点。 (2)向分管校长、学生工作处(政教处)老师汇报。 (3)召集人员迅速赶往现场。 为有利于了解、说服、控制工作的开展,召集的人员,应该首先考虑班主任、学生管理部门的老师、在学生中有威信的老师、与现场学生熟悉的老师、处世老练成熟有经验的老师;为增加威慑力,增加控制暴...[详情]
处理校园暴力事件谣言之一:就是不予理会,不要去管,做好自己,谣言毕竟是谣言,谣言不是事实,保持本心就可以了,谣言到了一定时间就会不攻自破了。 处理校园暴力事件谣言之二:就是学会辨别,面对一个传言,我们要学会辨别,区别真假。 由于对传言放弃了辨别,直接导致一些人,在有鼻子有眼的小道消息面前,选择了集体无意识地以讹传讹。有谣言不可怕,传谣手段日趋先进也不可怕,可怕的是在谣言初起...[详情]
近年来,网络暴力事件频频出现难遏制。我们常常将其原因归结为网民素质不高、有关部门不作为等等原因所致。实则备受关注的网络暴力事件绝非是...[详情]
校园欺凌多发生在中小学,由于很多国家实行多是九年制的义务教育制度,受害者会长期受到欺凌。那么这些校园暴力事件的谣言有哪些,今天小编就...[详情]
如果不看网友的评论,可能很难想象:打人者被拍手点赞,甚至被说成“怎么不打死她”;帮老师打伞的孩子被辱骂,甚至被定义为“谄媚拍马”……近年来,一些热点事件引起众多网民进行监督关注的同时,部分网民对个人信息无边界侵害、对个人道德无限制审判,甚至为了一时情绪的发泄随意谩骂、人肉骚扰,给当事人带来不可言说的伤害。“网络暴力”现象最先进入公众视野的当属2006年2月的“高跟鞋虐猫事件”,网民的口诛笔伐和恶搞侮辱给当事者心理造成极大创伤。从2008年被称为“人肉搜索第一案”的“女白领死亡博客”事件,到2009年“央视实习生”事件,再到“花季少女投河”案件,由网络暴力引发的悲剧不断上演,...
在我们的认知中,校园本应当是一方教书育人的净土。可是频频上演的校园暴力序幕却直接颠覆了人们的传统认知,笔者已经不知用何种心情来评析这些校园欺凌事件。当校方连最基本的学生安全问题都无法保障,这又让学生与家长如此自处?当校园里的学生整日担忧自己人身安全会时不时遭遇侵犯,他们还能做到全身心投入学习之中吗?下面,佰佰安全网小编就为您盘点2015年发生的那些典型校园暴力事件,希望引起相关...[详情]
因发表爱国言论遭遇网络暴力,爱国青年女朋友遭到人肉搜索,迫于压力分手这样一起网络安全事故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日前,中国青年网独家专访了几位因发表爱国言论而遭受网络暴力的青年,听他们讲述自己的经历。对话人:某常盘台的白井黑子(QQ昵称)中国青年网:能否讲讲自己遭受到网络暴力的经历?某常盘台的白井黑子:我从13岁开始接触QQ就知道网上有 “美分”、“民逗”这么一帮人。起初我的判断力也...[详情]
6月28日下午,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柏树乡柏树村,8岁男孩晓辉(化名)被几名闲来无事的同学,强行叫到3公里外的永宁寨村,最终被11人围...[详情]
6日17时许,哈尔滨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支队通过其官方微信订阅号发布了一则辟谣信息,称呼兰莲花中学暴力事件系谣言。...[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