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稻立枯病 水稻立枯病为鞭毛菌亚门的腐霉菌。病菌在土壤中越冬,水稻播种后,病菌开始侵害秧苗,秧苗在缺水的条件下发病最为严重,该病多发生在水稻旱育秧田,是水稻旱育秧田常发性主要病害。 水稻旱育秧二叶期以后,秧苗叶尖枯黄萎缩,根毛稀少,初期在苗床上成簇成片发生。在秧苗4叶期后发病症状为突发性青枯,成簇成片的秧苗叶片纵卷萎蔫,继而枯死。低温、阴雨、光照不足是诱发立枯病的重要条件,其中以低温影响最大。在低温条件下幼苗抗病能力降低,有利于病害发生。气温过低,对病原菌发育和侵染影响小,但对幼苗生长不利,根系发育不良,吸收营养能力下降,更有助于病害发生。如天气持续低温或阴雨后暴晴...
一、水稻病害的种类(以病原划分) 1、真菌病害:稻瘟病、纹枯病、胡麻斑病、稻曲病、稻粒黑粉病、恶苗病等 2、细菌病害:水稻白叶枯病、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等 3、病毒病害:水稻普通矮缩病(RDV)、黄矮病(RTYV)、条纹叶枯病(RSV)等 4、线虫病害:如干尖线虫病等。 5、种传病害:恶苗病、干尖线虫病,目前有回升趋势 二、我国水稻病害的发生特点及病...[详情]
水稻生长的最北限是中国的黑龙江省呼玛,但主要的生长区域是中国南方、中国台湾、日本、朝鲜半岛、东南亚、南亚、地中海沿岸、美国东南部、中...[详情]
水稻可以作为中国第二大主食,全年需求量非常大,近年来又超越小麦的可能性,不过水稻的病害也是很多的,经常会影响产量,下面跟着佰佰安全网...[详情]
由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林鸿宣院士领衔的研究团队在水稻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上又取得重要进展,他们第一次从作物中成功克隆了控制高温抗性的数量性状基因位点(QTL),并深入研究了其分子机理、在水稻演化史以及抗高温育种中的作用,相关研究成果于2015年5月18日在线发表在国际顶级遗传学杂志Nature Genetics(《自然遗传学》)上。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极端高温天气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对粮食生产造成了严重威胁。水稻作为全球半数以上人口的主粮,其产量的稳定也遭受高温的严重威胁。因此发掘作物抗高温基因资源,进而培育抗高温新品种,来应对气候变暖的威胁,...
南方水灾,水稻减产,农民如何减少损失?4月12日,隆平高科就广受关注的“两优0293”事件发布公告,表示将停止销售“两优0293”,正与受灾农户代表、经销商和农业管理部门进行沟通,探讨尽可能的救助方案,并在分期分批落实。同时,拟筹建种子行业灾后救助基金,从每年的利润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放入基金,对遭受自然灾害的农户进行救助。安徽国元农业保险公司的理赔已在今年春节前基本到位。此次...[详情]
据生态环境部网站消息,生态环境部近日发布关于印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的通知。要求2018年10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3%左右,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同比减少3%左右。日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8-2019年秋...[详情]
近日,记者从武汉海水稻生物技术研究院了解到:一种可以在沿海滩涂和盐碱地上生长的水稻新品种——“海稻86”,试验推广成功。...[详情]
2015年,重庆市投入巨资实施“暖冬计划”,为的是改善山区教室中冬季供暖问题,让孩子不在挨冻上课。该计划进展详情,请您与佰佰安全网一...[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