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开展科学评估。 这是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基础性工作,就是通过生态功能重要性评价和生态环境敏感脆弱性评价,在生态空间中科学系统地识别出生态功能极重要、生态环境极敏感脆弱的区域,明确需保护的重点空间。 二是明确划定范围。 依据科学评估结果,将生态功能相对极重要、极敏感脆弱的区域与禁止开发区域进行空间叠加,纳入生态保护红线。从空间范围看,主要涉及主体功能区规划中明确的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湿地公园、饮用水水源地等禁止开发区域;此外,各地认为有必要严格保护、事关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区域,也应纳入生态保护红线,如国家级生态公益林、重要湿地、极小种群栖息地等。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城...
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面完成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勘界定标,形成生态保护红线全国“一张图”,实现一条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三条红线。“在生态保...[详情]
意义一: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需要。 只有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按照生态系统完整性原则和主体功能区定位,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理顺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改善和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才能构建结构完整、功能稳定的生态安全格局,从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意义二: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是不断改善环境质量的关键举措。 当前我国环境污染严重,以细颗粒物(PM2.5)为特征的区域性复合...[详情]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保护红线并不是指一根线,而是指国家划定的需实施特殊保护的区域,那么生态保护红线内容包括哪些...[详情]
环境污染问题一直是民生关注焦点,环境问题日趋恶化环保部门自是难辞其咎。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万捷在其《关于尽快推进环境容量测算核定工作的提案》中披露,环保部至今尚未对各地完成的区域环境容量测算结果进行核定,相关工作的开展已逾10年。 环境容量是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生态不受危害的前提下,某一地区的某一环境要素中某种污染物的最大容纳量,是规划环评和生态红线的评价基础,也是建设项目环评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等环境管理制度的数据基础。因其决定了污染物排放控制的最高警戒线,环境容量被称为“污染红线”。 万捷的提案显示,2003年8月18日,当时的国家环保总局要求各地在2004年1月之前上报地表...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来自大别山革命老区的全国人大代表、黄冈市委书记刘雪荣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科学论断为黄冈大别山革命老区、长江中游重要生态功能区发展提质、增效、升级指明了方向。“作为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黄冈需要加快发展,但是这种发展必须是提质、增效、升级的发展,是更高质量的发展...[详情]
央视网消息:环保部27日透露,目前我国已有宁夏、上海、北京、天津、重庆、云南、江西、湖北、安徽、四川10个省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审核工作。 下一步,环保部将在今年底前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省(市)将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划定。2018年底前,全国其他省(区、市)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佰佰安全网提醒:环境污染事件此起彼伏,在被污染的空气下生活,要做好防护措施,想了解更多环境安全常识,下面请看以...[详情]
2020年将更注重河湖生态保护修复,“有河有水、有鱼有草、人鱼和谐”成为“十四五”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追求的目标任务。...[详情]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0日上午参加了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的审议。当习近平来到会场时,3名来自藏...[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