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业基本术语》将“食品卫生”定义为“为防止食品在生产、收获、加工、运输、贮藏、销售等各个环节被有害物质污染,使食品有益于人体健康所采取的各项措施”。食品卫生具有食品安全的基本特征,包括结果安全(无毒无害,符合应有的营养等)和过程安全,即保障结果安全的条件、环境等安全。 食品安全和食品卫生的区别:一是范围不同。食品安全包括食品(食物)的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消费等环节的安全,而食品卫生通常并不包含种植养殖环节的安全。二是侧重点不同。食品安全是结果安全和过程安全的完整统一。食品卫生虽然也包含上述两项内容,但更侧重于过程安全。
据消息称,欧盟委员会将在几个月后批准一种转基因抗虫害玉米进行商业种植,尽管这一举措遭到19个国家的反对。据悉,这是自1998年以来欧盟第一次批准转基因作物,欧盟有史以来第二次批准转基因作物进行商业种植。 批评人士指出改造农作物的基因是在生产“弗兰肯斯泰因式的食品”,将破坏大自然的生态系统,甚至损害人类的健康。10日,19个国家的代表试图阻扰欧盟总务委员会。但由于复杂的投票规...[详情]
食品原料及产品安全标准、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质量规格标准、营养与特殊膳食食品标准、食品相关产品标准、食品生产经营过程的卫生要求标准...[详情]
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为深入贯彻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体防控策略,同时为保障国庆节、中秋节期间食品安全,加强新冠病毒常态化监测预警,防止病毒通过冷链食品途径传播。江苏省卫生健康委于9月30日组织全省疾控机构集中力量对冷链食品(含包装物)、环境及从业人员等进行采样检测,采样点涵盖农贸市场、大中型超市、加工贮存企业、餐饮店服务企业等场所。截至10月1日下午14时,全省共采样检测冷链食品相关样品15399份,其中肉类1354份、水产品类513份、其他食品92份、食品外包装2021份、环境样品(包括冷库货架、门把手、操作台面等)1612份、从业人员咽拭子样品9807份。上述样品新...
近日,为了规范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让人们可以买到安全放心的食品,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布了《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征求意见稿),染料类、富含氮化合物类、邻苯二甲酸酯类等23类物质被纳入“黑名单”。为有针对性地打击在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蓄意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的行为,保护人民身体健康,促进食品行业健康安全发展,国家卫生计生委会同有关单位对原卫生部公告的6批《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详情]
图片来源:联合国/Christopher Black原标题:世卫组织12国调查:60%的人对抗生素耐药问题存在模糊和错误认识2015年11月16日 世界卫生组织今天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人们对于抗生素耐药性对于公共健康所构成的威胁存在模糊认识,并且不知道如何采取措施减轻这一威害的程度。世界卫生组织在12个国家进行了这项有关抗生素问题的调查。状况让人心惊。所提14个问题涉及抗...[详情]
世卫组织3月31日发表媒体通报称,由于城市化和消费者习惯的改变,更多的人倾向于购买和食用在公共场所制备的食品。全球化促使消费者日益要...[详情]
继“加工肉制品致癌”引发人们对食品安全关注后,近日世卫组织再次公布中式咸鱼也为致癌食品,因此提醒大家腌制类食品尽量减少使用。...[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