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2)用人单位应当提前30天采用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
小编认为,用人单位伪造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申请仲裁,申请劳动合同真假鉴定。 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纠纷,劳动合同可以作为重要的证据提交,如果用人单位作假,属于伪造证据,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一条 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详情]
1、劳动合同解除与终止是否由当事人作出意思表示不同。 劳动合同终止则是指劳动合同订立后,因出现某种法定的事实,导致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形成的劳动关系自动归于消灭,或导致双方劳动关系的继续履行成为不可能而不得不消灭的情形。劳动合同终止主要是基于某种法定事实的出现,其一般不涉及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意思表示,只要法定事实出现,一般情况下,都会导致双方劳动关系的消灭。 2、劳动合...[详情]
按实际情况,用人单位可与劳动者就劳动合同内容约定违约责任。那么,用人单位劳动合同违约责任是什么呢?...[详情]
有些员工入职后,用人单位会以各种理由拒绝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那么,用人单位拒签劳动合同怎么办呢?...[详情]
今天是五一劳动节,为提高劳动者的维权意识,记者特意向宁波象山县人民法院了解劳动者最常遇到的法律问题和解决办法,结合案例,与大家说说和劳动者权益密切相关的几个热点小知识。劳动合同不给签,员工索赔双倍工资2015年9月,55岁的老陈开始替象山某公司收鱼货,当时双方未就合同的相关事宜进行商谈,也未签署劳动合同,只是口头约定了年薪85000元。在老陈替该公司兢兢业业收鱼货的时间里,却并未准时收到每个月的工资,有时甚至间隔好几个月。2016年8月,老陈提前向该公司总经理郑某表示一年期满后将不在此处继续工作,并多次讨要拖欠工资。11月,郑某终于将最后一笔工资支付给老陈,但累计金额只有76...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印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订立电子劳动合同有关问题的函》。文件明确: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采用电子形式订立书面劳动合同。采用电子形式订立劳动合同,应当使用符合电子签名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的可视为书面形式的数据电文和可靠的电子签名。用人单位应保证电子劳动合同的生成、传递、储存等满足电子签名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的要求,确保其完整、准确、不被篡...[详情]
国家公职人员在上班时间打麻将,或以打麻将的形式参与赌博,是“四风”问题之一,是纪律松弛、自律不严的表现。今年以来,青海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了一批公职人员打麻将、涉赌问题。现将其中3起典型案例通报如下:西宁市城东区城管局执法人员上班期间打麻将问题。2016年5月26日下午,城东区城管局行政执法大队火车站中队副中队长蔡振靓在带队巡查期间,带领5名城管助管员(均系聘用人员)前往城东区...[详情]
青年小金与公司签订了为期三年的劳动合同,期满后公司表示不会与他续订劳动合同,小金便从公司离职了。但小金的朋友告诉他,他可以得到公司的...[详情]
空姐遇难事件引发政府对滴滴的问责整改,广东佛山政府行动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