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不被骗 1,世界上没有一种药能治很多疾病的。如果你看到有人说他的药能治好几种疾病,那是绝对的假药!到现在为止,癌症,糖尿病还没有药能医治。如果有人说他有,那是假的。 2,正规厂家生产的药品,医疗器械,其包装上都有生产地址,批准书文号,生产日期,有效期,说明书,药物成分(药品都必须公开成分)不公开(除国家有规定的外)都是假的。 3,有当地工商行政局批准销售的文件。 4,不要让陌生人看到你的银行卡号,存折号,以及密码。你按密码键不让外人看到。 5,老年人都认为自己最智慧,不承认自己反映迟钝,为了谨慎,凡是涉及到500元以上的金额的活动,都要你的儿女陪伴你做。要...
1、老年人患有精神方面的疾病,这种情况需要多加看护,如果照顾不好,无法想起回家的路。 2、老人年龄太大,记忆力减退,短时间内无法想起回家的路。 3、昼短夜长,老人行动缓慢,很可能不能按预想的时间回到家,天黑之后,在走到拐弯岔路口时,出现方向迷失的情况。 4、有少部分老人是跟家人发生矛盾后离家出走。 刷一刷卡或者扫一下卡上的二维码,持卡老人的姓名、家庭住址、儿女电话就能即刻获...[详情]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温州市设9个活动现场接受市民咨询、投诉、举报。在市区信河街松台广场,鹿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等15家部门单位提供服务,共提供咨询、受理消费投诉1395件,提供免费修理服务263人次,发放宣传资料9977份。去年投诉高发的老年人消费安全与预付卡消费问题成关注焦点。昨天上午,松台广场活动现场设立了“老年人消费安全知识”宣传墙,不时有老年人打着伞驻足阅读。今年70岁的彭大妈说:“我身边有不少老年朋友都有相似的经历。”现年60多岁的朱大爷,看完后幡然醒悟,现场向消保委投诉,希望工作人员能帮他退掉他购买的数万元保健品。“近几年,几乎年年都有发生群体性老年人消费投诉...
老年痴呆患者的走失行为是指在日常生活中老年痴呆患者不能确认自己的位置,不能找到目的地或起始地点的位置,而迷途不返或下落不明。近年来,老年痴呆患者走失行为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可能与老龄化人口增加和对老年痴呆疾病认知度的提高有关。一项历时5年的研究指出,40%的社区老年痴呆患者发生走失,并需要第三方来帮助他们安全回家。Bowen等报道,其研究样本的走失发生率为0.65人/年。在中国...[详情]
随着刘洪斌“虚假医疗广告”事件浮出水面的是我国老年人安全用药问题。记者调查发现,购买涉嫌虚假宣传医药产品的人群中,不乏老年消费群体。由于健康意识增强、防范意识较弱、内心寂寞等原因,老年群体容易被一些伪专家、药贩子盯上,成为其牟利的对象。 夸大宣传、“名医讲座”、 药品推销员 骗你没商量记者发现,一些老年人喜欢到医院、药店“点药”吃;一些老年人掉进“药品”推销员请客吃饭、送礼的“...[详情]
中国民间传统有赶集的习俗。临近春节,在河南各个集市中人潮涌动。不难发现的是,这些赶集的人群更趋近老龄化。事件具体详情,请您与佰佰安全...[详情]
面向老年人推销保健品的骗局,今年又有了最新套路。记者调查,推销者为逃避官方打击,开始变换经营场所,通过电话先与老人约定,再派车将他们...[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