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众的环保意识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经调查显示:49%的受访者认为环境保护问题最重要,其次才是人口问题,教育问题,就业问题,社会治安问题等等。人们关注与自己生活密切的环境污染问题,有将近一半的受访者认为居住地的生态环境质量处于“中等水平”,另有20%受访人认为处于较差的状况。地球村的观念也越来越深入人心,57%的受访人认为我国环境状况在世界范围内处于比较差的水平。 环境意识的形成是由多方面因素作用的。一是我国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问题在总体上仍呈日益加剧的趋势;二是人们对自己生存的环境问题更加关注。天空、大地、河流,森林、草原、绿地,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视野,表明随着经济...
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是指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总的要求,它是安全生产工作的方向。根据历史资料,我们发现我国对安全生产工作总的要求安全生产方针大体可以归纳为四次变化,即:“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为了生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国安全生产的方针,认真落实这一方针,既是...[详情]
2015年11月25日报道英媒称,政府可以立法实现很多事,但生孩子不是其中之一。流产太多,性生活太少,精子不足,就连北京也无法制造一场婴儿潮,除非把基本条件备好。 据英国某网站11月23日报道,中国似乎缺乏推动下一阶段经济奇迹的生物要素:精子。只有这些精子才能让卵子受孕发育成胚胎再变成未来的工作者。 报道称,此外,性生活也不足。最近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白领在单位长时间地拼命工作,一半人说每月性生活不到一次。这也可能跟大批20多岁的年轻人仍然跟母亲(甚至祖母外祖母)挤在城市单元房里的事实有关。这显然比最好的避孕药还灵。 但是,在以作业繁重著称的中国高中生当中,偷偷摸摸的性...
2016年1月26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例行记者会上介绍,瑞典籍人员彼得涉嫌资助危害中国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中方于2016年1月25日将其驱逐出境。有记者问,“中方近期释放了瑞典人彼得,能否介绍他被释放原因?”“首先我要纠正你的说法,不是‘释放’,是驱逐出境。”华春莹说。华春莹表示,据向有关部门了解,瑞典籍人员彼得涉嫌资助危害中国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详情]
中国的海外利益同样需要维护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以154票赞成,0票反对,1票弃权高票通过了《国家安全法》,该法将自公布之日起正式生效。新《国家安全法》共七章,对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与职责,国家安全制度,国家安全保障,公民、组织的义务和权利等方面进行了规定。对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等11个领域的国家安全任务进行了明确,法律明确,“国家安全”...[详情]
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把“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纳入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习近平主席一直非常关心互联网的发展,不止一次发表...[详情]
从29日举行的中国手机网络安全高峰论坛上获悉,国家安全标准委已对安全手机标准立项,意在研究制定手机安全标准,其中将包括关键硬件、软件...[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