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册一 宝宝睡觉好处多多年龄越小,需要的睡眠时间就越长,新生儿平均每天要睡18~20小时,除了吃奶之外,几乎全部时间都用来睡觉: 2~3个月时睡16~18小时; 5~9个月时睡15~16小时; 1岁14~15小时; 2~3岁为12~13小时; 4~5岁为11~12小时; 7~13岁为9~10小时。 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睡眠时间逐渐缩短呢? 因为睡眠是一种生理性保护,由于新生儿视觉、听觉神经均发育不完善,对外界的各种声光刺激容易产生疲劳,所以睡眠时间长。随年龄的增长,各系统发育逐渐完善,接受外界事物的能力和兴趣也越强,睡眠时间也逐渐缩短。现代试验表明,当人...
然而,有些宝宝的睡眠质量并不高,怎样让宝宝睡好觉是妈咪们都很关心的事。因为宝宝只有睡好了觉,才能精神饱满、食欲好,才能健康快乐地长大。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宝宝的睡眠质量呢?让我们从影响宝宝睡眠的因素开始。 影响小儿睡眠常见的因素有: (1)不良睡眠习惯,睡眠时间无一定规律或睡前由人抱着走动、摇晃或唱催眠曲等。 (2)白天过度兴奋或紧张,受惊吓、太热、太闷,蚊虫咬或尿布潮湿...[详情]
教育部制订防欺凌暴力指导手册同时将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内容纳入学科课程标准为健全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机制,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目前,教育部正研究制订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手册,指导各地各校系统开展防治工作。同时,将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内容纳入学科课程标准中。昨天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俞伟跃表示,教育部将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内容纳入学科课程标准中,加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同时教育部还出台了《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进一步明确不同年级、不同学段学生安全教育要求。同时,鼓励各地结合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开发中小学安全教育...
教育部网站4日介绍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开展情况。据悉,目前,教育部正研究制订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手册,指导各地各校系统开展防治工作。此外,教育部也正研制《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技术规程》,进一步细化流程,解决学校实施《指南》最后一公里问题,提高演练实效性。 一是纳入课程普及安全知识。教育部将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内容纳入学科课程标准中,加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如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详情]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近日印发通知,要求各地卫生健康部门,加强企业复工复产期间疫情防控指导工作。通知要求,分区分级科学精准开展疫情防控。组织基层疾控机构和职业病防治院所等机构,通过咨询电话、微信群等方式,对中小微企业疫情防控工作开展“点对点”帮扶指导,强化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疫情防控措施的落实。组织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外出务工和返岗农民工提供疫情防控咨询服务。为保障企业尽...[详情]
随着互联网和手机终端的发展,各种网络小说充斥于我们的生活,令本应忙于学业的中小学生沉溺其中,从而可能会引起一起安全事故。...[详情]
今年至少已有山东、山西、内蒙古等地发布了2017年企业工资指导线,为企业给职工调整工资提供了参考依据。...[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