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6年起,中国确定每年3月份最后一周的星期一,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设立这一制度是为全面深入地推动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大力降低各类伤亡事故的发生率,切实做好中小学生的安全保护工作,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安全事故已经成为14岁以下少年儿童的第一死因。 校园安全涉及到青少年生活和学习方面的安全隐患有20多种:食物中毒、体育运动损伤、网络交友安全、交通事故、火灾火险、溺水、毒品危害、性侵犯、艾滋病等。有专家指出,通过安全教育,提高中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80%的意外伤害将可以避免。为全面深入地推动中小学安全教育工作,大力降低各类伤亡事故的发生率,切实做好中小学生的...
自1996年起,中国确定每年3月份最后一周的星期一,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1996年3月25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全国中小学生第一个安全教育日发表电视讲话,要求全社会都要关心中小学安全工作。在日常工作中,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加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宣传工作,通过举办讲座、知识竞赛、观看交通事故案例录像、发放安全...[详情]
安全事故已经成为14岁以下少年儿童的第一死因。 校园安全涉及到青少年生活和学习方面的安全隐患有20多种:食物中毒、体育运动损伤、网络交友安全、交通事故、火灾火险、溺水、毒品危害、性侵犯、艾滋病等。有专家指出,通过安全教育,提高中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80%的意外伤害将可以避免。 现在,中小学生意外伤害事故时有发生,有关专家指出,通过安全教育和预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有...[详情]
通过安全教育专题使同学们掌握了一些安全防护知识,上下楼梯请不要拥挤,文明谦让,靠右行走!遇到陌生人,我们不能随便跟他走,下面跟着佰佰...[详情]
我国自从1996年开始,每年3月份的最后一个周一是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中小学生安全健康成长,一直是家长和社会关注的问题。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每年确定一个主题,佰佰安全网为您精心盘点:“安全教育日”主题分别是:1996年:“全社会动员起来,人人关心中小学校安全工作”1997年:“交通安全教育”1998年:“注重防范,自救互救,确保平安”1999年:“消防安全教育”2000年:“保证中小学生集体饮食安全,预防药物不良反应”2001年:“校园安全”2002年:“关注学生饮食卫生,保障青少年健康”2003年:“大力提高中小学生及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2004年:“预防...
近来有媒体报道,清华大学彻底取消了外国学生的笔试门槛,只留下语言要求,以便持有外国护照的人可以更轻松地进入清华大学。不少新闻标题带有强烈的抱怨情绪,如“十年寒窗苦读不如一纸国籍”;网上评论也是一边倒的批评。而我个人,却有些担心清华大学会迫于压力,取消这一政策。因取消外国留学生的笔试门槛而得出“清华对国人不公平”、“崇洋媚外”的结论有点早了。事实上,相比其他国家的大学,清华大学取...[详情]
英国一项调查显示,半数大学新生从未换过灯泡,根本不知道螺旋灯泡和卡口灯泡的区别,近三成从未洗过衣服。 ...[详情]
构建完善的学校安全保障制度,对当代中国学校来说,已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不能只是在危机爆发时紧张一时,而应该依靠长期到位的安全...[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