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依据: ①症状:打喷嚏、流清水样涕、鼻痒和鼻塞等症状出现2个或以上,每天症状持续或累计在1小时以上,可伴有眼痒、流泪和眼红等眼部症状; ②体征:常见鼻黏膜苍白、水肿,鼻腔水样分泌物; ③变应原检测:至少一种变应原SPT和/或血清特异性IgE阳性。 变应性鼻炎鉴别诊断 一、血管运动性鼻炎 二、非变应性鼻炎伴嗜酸粒细胞增多症 三、感染性鼻炎 四、激素性鼻炎 五、药物性鼻炎 六、阿司匹林不耐受三联征 七、脑脊液鼻漏
1、夫妇一方自身患有遗传性疾病或一方家属中曾生过遗传件病儿或智力低下儿; 2、孕妇曾生过异常胎儿(无脑儿或脊椎裂开); 3、孕妇在孕早期(孕十周内)曾接触过对胎儿有害的物质,如患过风疹,服用过有害药物等; 4、孕妇年龄已在38岁以上的; 5、孕妇有习惯性流产(流产三次或以上的),或重复早产史的; 6、产前检查发现羊水过多的; 7、其他疾病医生认为需要做官内诊断的。...[详情]
到2010年底为止,除美国和欧盟一些国家将PM2.5纳入国标并进行强制性限制外,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还未开展对PM2.5的监测,大多通行对PM10进行监测。美国在1997年提出PM2.5的标准,主要是为了更有效地监测随着工业化日益发达而出现的、在旧标准中被忽略的对人体有害的细小颗粒物,PM2.5指数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测控空气污染程度的指数。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2010年9月公布了一张全球空气质量地图,专门展示世界各地PM2.5的密度。地图全球空气质量地图由加拿大达尔豪斯大学的两位研究人员制作。他们根据NASA的两台卫星监测仪的监测结果,绘制了一张显示出2001年至20...
从2000年开始,中国对环保重点城市开展环境空气质量日报发布工作,目前已有120个城市每日发布空气质量日报,92个城市发布空气质量预报,监测项目包括PM10、SO2、NO2。2010年11月环保部建立了重点城市空气质量实时发布系统,通过互联网对113个环保重点城市中661个点位实时向公众发布上述三项污染物每小时的实时监测数据。 中国高度重视大气监测网的建设。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详情]
为了让数据“好看”一些,有城市在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周围实施“精准治理”,如车辆禁限行、清扫车重点洒扫……不久前曝出的多起弄虚作假事件,为监测数据的准确性蒙上了“阴影”。雾霾监测数据到底准不准?“随着技术和设备进步,环境质量监测事权上归国家,监测数据准确性在不断提高。”日前,在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与科技日报社联合召开的雾霾防治专家座谈会上,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郝吉明说,我国已建...[详情]
城市病是指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不良症状,如人口膨胀、交通拥堵、就业困难、住房紧张、贫富两极分化、公共卫生恶化、环境污染、生...[详情]
37岁的赵先生是东北人,来宁波做生意多年,是典型的烟酒不离手。大约在十五六岁时,他就开始吸烟,几年后养成了每天两包烟的习惯;近期突然...[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