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食品在其生产加工过程中绝对禁止使用农药、化肥、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质,并且不允许使用基因工程技术,因为产品质量安全、无毒无害、营养丰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我国国内成规模的有机食品发展较晚,而国外的有机食品比中国要早,尤其是欧洲几个国家在上个世纪70年就开始生产有机食品。比较知名的公司有HIPP、德国喜宝以及Earth’sBest等。 1.德国喜宝在有机界是最出名的,在欧洲超市处处可见。喜宝是中国妈妈知道最多的有机奶粉品牌,喜宝不仅仅有奶粉,汽油机产品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目前还拓展到宝宝面霜等。经济实惠,安全性高,属于有机界的平价品牌。 2.HIPP的产品是德国的,...
随着进口食品的热销,很多大型超市也相继开设了进口商品专门货架。但是,进口食品也分“行货”(经过代理商、区域经销商)和“水货”(网购以及食品批发市场)。而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进口食品,除了这两种以外,更有不少是“伪进口”实打实的正宗“国货”,却写上外文冒充进口货。因此,对于没有中文标识的食品,消费者一定要仔细辨别,谨慎购买。 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和《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有关规定...[详情]
西媒称,2016年3月16日中国销毁了20多吨来自西班牙的橙子和柠檬,原因是未能满足中国的植物检疫要求。据西班牙《国家报》3月16日报道,这2000多箱柑橘类产品于16日运抵天津港,原计划在中国进行销售,价值约为1.4万欧元(约10.2万元人民币)。据天津港检验检疫部门的工作人员透露,这些水果的出产果园和包装商均未经过官方注册,货物的标签也不正确。检疫人员一打开箱子,就发现这些水果没有按照相关出口议定书的要求接受冷处理。一名检疫人员表示,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地中海实蝇的出现,中国要求柑橘类产品必须经过冷处理,即使其出产地未发生虫灾。这名检疫人员并未说明是否发现了害虫的迹象,...
在以“进口食品”来俘获消费者青睐的营销过程中,无处不在的网络和四通八达的现代物流合力架设起了一条跨越地域的“装配线”。 于是,从外包装到食料,涉嫌多地多环节制造的假冒“进口商品”将沿着这条“装配线”抵达它的下游:那些正在轻点鼠标下单的消费者。 “资深买家”的失败网购 上海市民陈媛(化名)每年通过网络购物的交易账户额达10多万元。她自诩为“资深买家”。长期从事财会工作的她不但...[详情]
26日上午,由国家食药监总局下属的中国食品安全舆情研究中心发布《中国食品安全发展报告(2014年)》。其中显示,公众对食品满意度和信心方面双双降低。其中发布进口不合格食品十大来源地,台湾居首。此外,六大类食品合格率最低的是饮料和桶装水。该报告由来自中国农科院、江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十多所院校的四十多名专家学者,运用数据分析手法经过一年的分析得出。公众态度 食品安全满意度低记者...[详情]
国家质检总局最新发布的中国进口食品质量安全状况白皮书亦显示,几乎所有种类的进口食品均有检出不符合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法律法规要求的...[详情]
记者今早在无印良品(丰台店)获悉,该店所有食品仍在正常销售。...[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