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想防卫的处理 刑法理论上,对假想防卫的处理有不同的观点,比较通行的观点认为,假想防卫不可能构成故意犯罪,但可以构成过失犯罪,也可能属于意外事件不负刑事责任。 1、假想防卫不应以故意犯罪来处理。我国刑法第14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由此可以看出,故意犯罪是以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为前提条件的,而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又是以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具有危害社会的性质为重要内容的。如果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当然也就不可能明知此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从而...
假想防卫是指行为人由于主观认识上的错误,误认为有不法侵害的存在,实施防卫行为结果造成损害的行为。对于假想防卫,应当根据认识错误的原理...[详情]
防卫是对不法侵害者进行反击,保护合法权益免受侵害的行为,是刑法规定的保护行为人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法律制度。么常见的防卫误区有哪些...[详情]
案件引发争议 焦点还是“正当防卫”近两年来,伴随着人们对于“山东于欢案”“昆山于海明案”这些热点法治事件的关注,有关“正当防卫”“防卫过当”“特殊防卫”这些法律专业的名词也逐渐步入公众的视野。最近在河北省涞源县的一个小村庄,村民们也都在热议这个话题,讨论的起因是在去年夏天的一个深夜,一名男子携带凶器,闯入村东头的王新元家,一家人在反击的时候造成了入侵者死亡的后果,那王新元一家的行为算不算是“正当防卫”?让村民们悬着心的王新元一家,就住在村东面的这个半坡上。坡下有一条河,坡上是一条公路,紧邻的两处住宅其中一家早已经搬走,另外一处是早已经废弃的老屋,仅剩的王新元一家也有半年多的时...
“对改革开放以来各类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因经营不规范引发的问题,要以历史和发展眼光予以对待,严格遵循法不溯及既往、罪刑法定、从旧兼从轻等原则公正处理,不盲目翻旧账。对已过追诉时效的,不再追究。罪与非罪不清的,实行疑罪从无。坚持有错必纠,积极稳妥地甄别、纠正一批侵犯企业产权的错案。”《人民日报》2月15日发表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在2017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详情]
购车时,很多人都会选择直接在4S店购买车险。但如果第二年不想续保,当初多交的500元能退回吗?收续保费用,侵犯了消费者的什么权益?近日,市民陈先生在本报3·15维权联盟QQ群里投诉了这么一件事,经多方调解,陈先生拿回了500元。 维权案例上牌时多收50在本报3·15维权联盟QQ群里,陈先生投诉称,2016年4月18日在城北新大华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购买了一款比亚迪轿车,当时交了...[详情]
腾讯被作曲家许镜清告了!这是怎么回事?许镜清是谁?为什么起诉腾讯?一起来看看吧。近日,著名作曲家许镜清以侵害作品署名权、作品信息网络...[详情]
2017年2月2日凌晨4点,王生娃潜入村民郭三祥家中对其头部连砍三斧,被郭家女婿王铁柱、亲戚王玉成发现后,被二人打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