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抢险工具和防汛设备物资,具体包括: (1)专用抢险机具:抛石机、植桩机; (2)运输设备:拖拉机、翻斗车、汽车、驳船; (3)机械设备:推土机、铲运机、挖掘机、装载机、压实机械; (4)照明设备:应急手持电灯、柴油发电机组、汽油发电机; (5)通信系统:海事卫星系统、救生设备、非充气式救生衣、充气式救生衣、溺水自动救生器、水上安全带、玻璃钢救生艇; (6)砂石料:砂、石子、块石、料石; (7)土工合成材料:土工织物、土工膜及土工复合材料、土工特种材料4大类。 预防山洪灾害较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要加大山洪灾害的相关常识和防御山洪灾害知识的普及工作,要把这项...
近年来,各地《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修订完成,为企业编制预案提供了基础和标准。从某种程度上说,编制水平的高低往往直接影响一地的大气污染治理效果。但是现实中,有的企业对于如何编制好预案还不够了解。小编认为,企业编制应急预案应在“三个务实”上下功夫。 在资料准备上要务实。要了解本地区减排总体目标、采暖季错峰生产和运输时间节点及减排措施要求等。要全面学习本地区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要求...[详情]
企业对粉尘危害的应急措施: 1、现场作业人员发现粉尘火灾爆炸事故的征兆,以及发生粉尘火灾爆炸事故后,应当依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立即停机,切断现场所有电源开关,扑救火灾,通知现场及附近人员紧急撤离事故现场,并立即向安全主任或上级报告。 2、安全主任或现场管理人员应当立即组织事故现场人员疏散,开展自救工作。 3、当事故超出企业自救能力时,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和120急救电话...[详情]
备受关注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首战告捷。环保部21日晚间通报称,截至4月20日,各督查组已完成对28个城市的第一轮督查工作,共发现2808家企业(单位)存在环境问题。此外,各地发生拒绝检查、阻碍执法事件共11起,涉及山东省济南市等6个地市。 4月5日,环保部宣布,决定开展为期一年的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图片来源:环保部官网 “最大规模”行动首战告捷——发现2808家企业(单位)存在环境问题4月5日,环保部宣布,从全国抽调5600名环境执法人员,对京津冀及周边传输通道“2+26”城市开展为期一年的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这被称作“环境保护有史以来,国家层面直接组...
根据督查组现场检查情况,环境保护部新通报一批较为突出的“散乱污”企业集群。环保部要求,对治理无望的污染企业,各地要坚决限期关停。环保部强化督查组目前持续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个城市进行检查。根据通报,在督查组4月30日检查的282家企业(单位)中,175家存在环境问题,约占检查总数的62.1%,与前期督查情况持平。其中,“散乱污”企业违法生产问题60个,未安装污染治理设施或...[详情]
随着浓密的危险雾霾笼罩北京和附近城市,在地方政府急忙实施污染缓解计划时,环境督察人员前往各处检查地方政府的工作。据报道称,尽管北京、天津和周边河北省的官员“迅速反应,积极应对”,但他们的一些计划和措施“联动不够”。来自环保部的督察人员发现,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应急措施操作中难度较大,而一些应急响应预案甚至在实际操作中被认为不科学,使得预案难以落实。同时,河北省尚未设立全省统一的重污...[详情]
生态环境部发文,批评江苏镇江市丹徒区一国有企业违法排污,当地环境监管“形同虚设”,企业搬迁承诺一纸空文。...[详情]
7月8日从绍兴市上虞区警方获悉,当地日前发生一起以“采购抗洪物资”为幌子的诈骗案,一家编织袋企业被冒充防汛指挥部工作人员、武警消防部...[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