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全民网络安全的意识技能,特别是提升亿万网民依法上网、文明上网、安全上网的意识,来共同维护网络安全和国家安全、维护网民的切身利益已成为全社会的重大课题。开展首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是我国网络安全意识培养工作的突破性之举,为加强全民网络安全宣传教育、提升网民的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和技能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途径。广大网民可通过积极参与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各项活动,获取网络安全知识和技能,做好个人数据资料的保护,谨慎进行电子交易、网上支付等涉及经济利益的操作,及时修复安全漏洞,防范个人主机或移动终端被木马或僵尸网络操控,防范个人信息泄露和财产损失。 建设为民、文明、诚信、法治、安全、...
首先所谓的网络虚拟财产也被称为虚拟财产,是一种能为人所支配的具有价值的权利,是财产在网络虚拟空间的表现形式。在法律方面同样是受到相关法规保护的一种财产。 其次,下面就由小编以以下事例来给大家讲讲刑法如何保护网络虚拟财产: 据报道扬州市广陵区人民检察院指控被告人唐某、陈某犯诈骗罪,于2015年9月23日向扬州市广陵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经审理查明,2015年2月,被告人唐某利...[详情]
首先我们来了解来来了解这篇事例,上周末,在南京从事IT行业的小袁与未婚妻去南京公证处公证淘宝账号,遭拒后他们四处求助:像淘宝账户这样的虚拟财产该如何公证? 公证处拒绝为小袁办理淘宝账号公证的理由是:相关法律规定目前尚属空白,公证处也没有办过此类虚拟财产公证的先例,相关的公证内容只能在两人之间生效,同时,也没有办法判断小袁和小李想要公证的账号所有权。但淘宝等互联网账户,衍生的...[详情]
如今,互联网已经得到普及,随之网络虚拟财产也得到发展,近日来,网络虚拟财产纠纷也不断出现,那么关于保护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有哪些呢?...[详情]
如何保护网盘内存储信息的安全?保护网盘内存储的信息可以让大家更好的使用相关信息,保障信息不被泄露,佰佰安全网对其讲解一下。...[详情]
浙江拟立法加强保护留守儿童浙江省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表示,应该在地方性法规中增加专门条款,加强对农村留守的、离异家庭的未成年人等群体的保护。12月28日,浙江省政府提请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审议《浙江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草案)》。浙江省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在向省人大常委会作审议报告时表示,草案虽然规定了一系列公共服务的措施,但针对性还不够明显,建议在适当地方增加专门条款,加强对农村留守的未成年人等群体的保护。据了解,目前浙江省11个设区的市和86个县已经成立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浙江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28日还听取了省政府提请审议的《浙江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草案)...
2016年,包括山东准女大学生徐玉玉遭电信诈骗猝死案在内,多起电信网络诈骗酿成的悲剧刺痛国人神经。2017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记者从全国政协委员、四川鼎立律师事务所主任施杰处获悉,他将在今年的两会上建议,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立法,尽快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法》,以保护个人信息,防止“徐玉玉案”悲剧再次重演。施杰分析,“徐玉玉案”中,诈骗分子成功诈骗的主要原因,是获...[详情]
我国的网络信息安全立法工作起步较早,1994年国务院发布《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是我国专门针对信息网络安全问题制定的首部行政法规。2012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要求能源、交通、金融等领域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信息系统和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等基础信息网络,要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安全防护设施,强化技术防范,严格安全管...[详情]
2018年的第二个工作日,支付宝推出的用户个性化年度账单在微信朋友圈引发了刷屏效应,这原本只是一场朋友圈“全民晒”,同时看上去似乎是...[详情]
10月31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审的民法总则草案增加一条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收集、利用、加工、...[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