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人代表是企业的法定负责人。只要公司出了事,肯定要被追究责任,并追究具体负责人(以及直接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如果能证明确实和法人代表无关,那么也要追究法人代表管理不力的责任。如果是安全防火负责人的过失,和质量负责人就没有关系了。 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可以不是法人代表。
1、严谨思考、严密操作、严格检查、严肃验证 2、人人有改善的能力,事事有改善的余地 3、时时寻求效率进步,事事讲究方法技术 4、上下沟通达共识,左右协调求进步 5、一个疏忽百人忙,人人细心更顺畅 6、预防保养按时做,生产顺畅不会错 7、仪器设备勤保养,生产自然更顺畅 8、眼到、手到、心到,不良自然跑不掉 9、一线工人请注意,品质效率在于你 10、留意多一点,...[详情]
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2、效益来源于服务社会的回报。 3、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向质量要效益。 4、优质产品,是打开市场大门的金钥匙。 5、强化质量监督,严把质量关口 6、时代精神演绎灵魂,优质精神构筑时代精神。 7、树名牌意识创精品工程 8、塑企业形象,创优质名牌。 9、实施安全生产法人人事事保安全 10、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11、生命至高无上安全责...[详情]
部分企业安全生产固守不变和管理方式僵化,未能及时调整不适用的安全生产内容。部分企业因缺乏回顾更新的手段,导致安全生产事故经常发生,那...[详情]
作为一名化工行业的普通职工,安全一词对于我们来说远远超乎对平常人的意义,它不仅仅是一种意识,更是一种责任,那么化工企业安全与质量标语...[详情]
备受关注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首战告捷。环保部21日晚间通报称,截至4月20日,各督查组已完成对28个城市的第一轮督查工作,共发现2808家企业(单位)存在环境问题。此外,各地发生拒绝检查、阻碍执法事件共11起,涉及山东省济南市等6个地市。 4月5日,环保部宣布,决定开展为期一年的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图片来源:环保部官网 “最大规模”行动首战告捷——发现2808家企业(单位)存在环境问题4月5日,环保部宣布,从全国抽调5600名环境执法人员,对京津冀及周边传输通道“2+26”城市开展为期一年的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这被称作“环境保护有史以来,国家层面直接组...
在4月20日教育部党组与清华大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共同组织开展的联合学习会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要打一场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的攻坚战,这包括在思路、师资、教材、教法、机制五个方面的攻坚。陈宝生指出,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核心灵魂,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是全体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教育战线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详情]
根据督查组现场检查情况,环境保护部新通报一批较为突出的“散乱污”企业集群。环保部要求,对治理无望的污染企业,各地要坚决限期关停。环保部强化督查组目前持续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个城市进行检查。根据通报,在督查组4月30日检查的282家企业(单位)中,175家存在环境问题,约占检查总数的62.1%,与前期督查情况持平。其中,“散乱污”企业违法生产问题60个,未安装污染治理设施或...[详情]
生态环境部发文,批评江苏镇江市丹徒区一国有企业违法排污,当地环境监管“形同虚设”,企业搬迁承诺一纸空文。...[详情]
1月16日晚,环保部向媒体通报,为做好1月14日至1月18日期间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