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保护网络隐私措施: 1、宪法的保护。我国《宪法》38条规定了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40条规定了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这是《宪法》从基本法的角度对隐私权所作的原则性保护,为网络隐私权在其他法律部门中获得保护提供了根本依据。 2、民法的保护。由于我国《民法通则》没有作出保护隐私权的明文规定,最高法院就在有关的司法解释中对名誉权的保护作了扩张性解释,将侵犯隐私权视为侵犯名誉权来予以对待。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于问题的意见》第160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第七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
提高全民网络安全的意识技能,特别是提升亿万网民依法上网、文明上网、安全上网的意识,来共同维护网络安全和国家安全、维护网民的切身利益已成为全社会的重大课题。开展首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是我国网络安全意识培养工作的突破性之举,为加强全民网络安全宣传教育、提升网民的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和技能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途径。广大网民可通过积极参与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各项活动,获取网络安全知识和技能...[详情]
互联网已经遍及全国各地,随之网络虚拟财产也跟着崛起,那么网络虚拟财产是什么呢?如果网络虚拟财产遇到侵犯,该怎样保护呢?今天小编就来给...[详情]
2015年6月2日,由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研究会主办的“你我善语良言网络绿水青山”净化网络语言主题座谈会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新闻报告厅举行。发布会邀请党政机关相关领域代表、青少年教育领域代表、学术机构代表和互联网公司代表共同为净化网络语言,建设网络空间的“绿水青山”建言献策。与会专家在揭示当今网络语言低俗化倾向的同时,呼吁大力加强网络语言净化,保护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月发布的数据,全国6.49亿网民中,10至19岁人群占22.8%,约为1.48亿。10岁以下占了1.7%,约1103万人。网民总人口中学生占了23.8%,达1.54亿人。“未成年人已经成了...
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佰佰安全网提醒,青少年保护视力要注意三种误区。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眼科病区主任薛尚才说,目前青少年爱眼护眼存在三种误区:一种是眼镜佩戴越晚越好,能不戴就不戴。薛尚才提醒,青少年一旦发现近视,应及时佩戴眼镜,并建议长期佩戴,从而调节眼部痉挛,矫正屈光不正。二是认为视力不到1.0即属于弱视。“一些家长发现小孩3岁视力才0.5,误当作弱视来治疗,其实这大可不...[详情]
5月30日上午消息,哔哩哔哩(B站)近日上线了青少年模式。据公告,在该模式中,B站筛选一批教育类、知识类内容呈现在首页,且无法进行充值、打赏等操作。每日晚22时至次日早6时期间无法使用哗哩哗哩。B站公告还提到,开启青少年模式后,将自动开启时间锁,时间锁为40分钟。单日使用时长超过触发时间,需输入密码才能继续使用。B站表示:“青少年模式是哗哩哗哩为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做出的一次尝试...[详情]
广州的阿明不幸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刚迈入工作岗位的他,被一份“离岗休息”通知拒于单位大门之外。阿明没有忍气吞声,他以用人单位侵犯劳动者...[详情]
青少年沉迷网游现象凸显,这其中有哪些监管困境?如何给青少年设立网游“安全阀”?...[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