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质量管理制度 1、质量管理部负责提出门店的质量管理制度草案,经门店全体员工会议讨论并经门店质量负责人批准后下发。全体员工必须严格遵照执行。 2、门店以“诚信、质优、安全”为宗旨,一切经营活动必须遵循“质量第一、确保安全”的质量方针。 3、门店质量负责人是质量管理第一责任人,对本部门质量管理工作负全面责任。门店全体员工要根据各岗位职责,确保公司质量方针的全面落实。 4、质量管理部每季度根据各岗位职责对门店质量方针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检查结果将作为年终考核的依据之一。 5、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各岗位必须在一周内查明原因,制定纠正措施并完成整改。 二、经营场所卫生...
随着经济的增长,水产品已逐渐成为餐桌上重要美味之一,与此同时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也备受关注。那么,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办法呢?佰佰安全网...[详情]
常抓教育,强化安全意识 医疗护理安全是医院管理永恒的主题,要把安全预防事故教育作为经常性教育工作来抓,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详情]
2018基于风险评价的生物制品研发与生产质量管理体系构建要点解析技术交流会宣传图生物制品的研发是融合微生物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学、基因工程及发酵工艺等学科知识的综合技术体现,近年来,目睹全球生物技术和产业呈现加快发展的态势,催生出许多重磅级生物药进入临床实际应用。我国作为医药大国,国家相许出台各种优惠措施,鼓励生物产品发展。基于良好的市场大环境我国药企和科研研发机构也纷纷跟随布局,一批又一批生物产业园区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从许多药企和研发机构在研发生物制品过程调查和分析发现,多数企业和研发机构对构建GMP质量管理体概念淡薄,体系建设不适宜生物制品研发需求,给生物制品...
2016年7月1日起,除儿童医院外,江苏省460多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将统一实施新政: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2016年底前,江苏二级以上医院(除儿童医院)门诊全面禁止静脉输液。据了解,我国并未在国家层面对医院的门诊输液作出统一规定,但安徽、浙江、江西已明确出台对门诊输液的限制性措施,直至全面取消。我国每年输液量超过100亿瓶 “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这个医学...[详情]
“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这个医学基本原则,在现实中却呈逆向顺序。在中国,医院输液室俨然是最忙碌之地,“吊瓶森林”蔚为壮观。据统计,国际上每年每人2.5到3.3瓶的平均水准,到了我国就变成了8瓶,称为“吊瓶大国”不过分。合理的输液可以挽救患者生命,而一次差错也可能让一个生命消逝,输液安全问题一直深受关注。近段时间以来,全国各地纷纷叫停门诊输液。因此,我们应多了解一些护理...[详情]
记者从郑州市公安局了解到,为做好交通管理工作,郑州警方强力推进智慧交通建设,建立互联网路况数据信息诱导系统,强化重点区域设施完善,创...[详情]
1962年,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成立了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协调建立国际食品法典标准。加入WTO后,中国食品安全标准工作逐步与...[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