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酸乙酯安全风险告知卡安全知识
首先,来了解下什么是乙酸乙酯?乙酸乙酯是无色透明液体,低毒性,有甜味,浓度较高时有刺激性气味,易挥发,对空气敏感,能吸水分,使其缓慢水解而呈酸性反应。 乙酸乙酯易燃易爆吗?是易燃易爆的,乙酸乙酯是一种特臭且易燃易爆的无色液体,可经呼吸道和消化道吸收,损害神经系统,也能脱皮脂。吸入或食入时会有咳嗽、呼吸困难、头晕、咽喉痛、腹痛、腹泻、皮肤及眼结膜充血、疼痛。是一种易燃易爆的液体,闪点为-4℃,属于中闪点易燃液体,一种常见有机溶剂。 以上就是家庭防火知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
醋酸乙酯沸点
醋酸乙酯沸点 沸点是77.2。 安全说明书如下: 乙酸乙酯无毒。 健康危害: 对眼、鼻、咽喉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吸入可引进行性麻醉作用,急性肺水肿,肝、肾损害。持续大量吸入,可致呼吸麻痹。误服者可产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有致敏作用,因血管神经障碍而致牙龈出血;可致湿疹样皮炎。慢性影响:长期接触本品有时可致角膜混浊、继发性贫血、白细胞增多等。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详情]
-
氨基甲酸乙酯
一、渔业用途 作用与用途:氨基甲酸乙酯对鱼类神经中枢的抑制作用较弱,对呼吸及血液循环的影响也不大,具有作用快而强的特点,为鱼类比较安全的麻醉药,麻醉可维持2-4小时。 用法与用量:把亲鱼放入0.1%一0.4%的氨基甲酸乙酯水溶液中运输。 应用注意:宜新鲜配制使用。 二、医疗用途 在医疗上用作镇静及缓和的催眠药,兼有微弱的利尿作用。氨基甲酸乙酯还有抑制细胞分裂的作用,...[详情]
-
氯甲酸乙酯
氯甲酸乙酯为无色液体,能与乙醇、乙醚、苯和氯仿混溶,几乎不溶于水,同时缓慢被水分解,那么氯甲酸乙酯中毒有哪些急救措施呢?一起随小编来...[详情]
-
醋酸乙酯用途
醋酸乙酯是无色透明液体,低毒性,有甜味,浓度较高时有刺激性气味,易挥发,对空气敏感,能吸水分,使其缓慢水解而呈酸性反应。那么醋酸乙酯...[详情]
乙酸乙酯安全风险告知卡安全新闻
刚刚,河南省卫生计生委通报称,今天,河南确定首例输入性寨卡病毒病例,目前,患者正在医院隔离治疗,病情平稳。患者张先生,今年28岁,陕西人,在郑州工作。因公务前往危地马拉工作2月余,于当地时间9月4日,出现头痛、发热(38.5℃)等情况。9月5日,张先生胸口开始出现皮疹、咽痛等症状,随后前往当地医院就诊。当地时间9月6日,张先生乘机从危地马拉起飞,于北京时间9月8日到达郑州。在口岸经入境检疫筛查时,相关人员发现他发热、出疹,初步怀疑其感染了寨卡病毒。随后,河南省卫生计生委根据河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相关信息通报,立即将患者转运至省传染病医院隔离治疗,相关疫情...
-
春节饮食风险要防范:鱼刺卡喉休克、聚餐喝酒吐血
临近春节,由饮食不当引起的意外事件频发。记者从上海一些医疗机构获悉,近日,一名67 岁的女性因进餐时鱼刺卡住,靠吞饭吞菜,将鱼刺吞下,结果导致食管穿孔,发生感染性休克;而另一名有着10 多年肝硬化病史的中年男子,在与女儿吃团聚餐小酌一杯后,就从口中喷涌出数口鲜血,险些闹出人命。专家提醒,临近春节尤其要注意饮食安全。上海仁济医院胸外科专家透露,很多市民存在认识误区,认为鱼刺卡住...[详情]
-
两车相撞装载的30吨乙酸发生泄漏
现场可以看到,一辆危险品槽罐车停在红绿灯口,罐体尾部被一辆半挂车猛烈撞击,严重变形,撕开一个大口子,罐内乙酸液体不停往外泄漏,淌到路上。槽罐车司机称,当时他在等红灯,谁知半挂车突然从后方撞了上来,导致罐体破裂,装载的30吨乙酸发生泄漏。据了解,乙酸,也叫醋酸,具有腐蚀性,其蒸汽对眼和鼻有刺激作用。生活中交通事故频频发生,而司机朋友们往往不会在意,反而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在此...[详情]
-
-
乙酸乙酯安全风险告知卡安全产品
农药残留速测卡
农药残留速测卡又称为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卡、农药残留检测卡或者农残速测卡。只要用于蔬菜生产基地、农贸市场、超市、学校、酒店、工厂等场所进行快速农药残留检测。...[详情]
周边产品
万能野营工具卡
万能野营工具卡采用420优质不锈钢整体,做工精致,正反面均光亮平整,刀刃锋利,钢体坚固,锯齿更是在...[详情]
与乙酸乙酯安全风险告知卡相关的文章
育儿嫂与月嫂服务的对象不同,服务内容也不同。育儿嫂服务的对象主要是3个月到3岁的婴儿,那么育儿嫂的工作内容是什么呢?家有育儿嫂必要告知的...[详情]
银行卡是一种安全、快捷的支付手段。但日常生活中,我们难免会因粗心大意,发生丢失银行卡、密码泄漏等情况,导致我们的银行卡被盗刷,财产安全受到威胁。那怎样才能保证我们的银行卡安全呢?关注公共安全的本安全网下面就从密码保护、网络购物交易等方面为大家科普一些保证银行卡安全的生活常识。...[详情]
寨卡病毒病是由寨卡病毒感染导致的急性传染病,通过蚊媒(伊蚊)叮咬传播给人。那么如何防治寨卡病毒呢?...[详情]
自 2015 年寨卡病毒在巴西暴发流行,已经过去了 1 年多时间,人们关注的热度也逐渐下降。但随着最近新加坡疫情的发展,寨卡病毒又一次进入了我们的视野,截止 2016 年 9 月 5 日,新加坡寨卡病毒确诊病例已有 258 人,其中包括 30 名在新加坡的中国人。那么,什么是寨卡病毒?如何检测除来寨卡病毒的呢?下面佰佰安全网小编就来给您介绍相关的寨卡...[详情]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