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防拐骗的安全教育内容如下; 拐骗者常用的诱骗手法 1、“权威诱惑法”。这类拐骗者之前做过一些“功课”,他们甚至能叫出孩子的名字,取得他们的初步信任。拐骗者大致会这样说:“我是受你爸爸、妈妈委托,带你回家。” 2、“物资利诱法”。这种诱骗方式主要利用了孩子的好奇心。比如:“小朋友,我有一样礼物要送给你,你跟我一起去看看吧。” 3、“带路引路法”。诱骗者利用孩子善良、乐于助人的品格引诱孩子。就像:“小朋友,你知道去某某商场的路怎么走吗?能不能带我去啊?” 学生如何避免被人拐骗、绑架? 1、放学时如果不是自己的亲人来学校接,要及时地告知老师。 2、外出游玩时要...
学生防性侵安全教育看下面的内容; 一、使他们了解青春期发育和卫生保健知识 在世界范围内,青少年性发育的总趋势是逐渐提前,大多数地区女孩子的初潮年龄在12-14岁之间。如北京市1979-1980年初潮年龄是13.56岁,到1990-1991年即降为12岁左右,这个年龄基本上处于小学六年级时期。这也要求学校、家庭和社会对青少年进行青春期性教育也应适当提前,正如我国著名少儿卫生...[详情]
一、交通安全 1、在马路上行走或骑车,都必须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走路要走人行道,骑自行车要走非机动车道,横穿马路要看清信号灯,绿灯行,红灯停,黄灯亮时,不准车辆、行人通行,但已超过停止线的车辆和行人,可以继续通行。 2、12岁以下的小学生不准骑自行车上路。乘坐父母的自行车时,不站在后座上。 3、不在马路上追逐打闹,不在马路上轮滑,不追车、扒车、强行拦车。 4、乘坐公交车...[详情]
全国每年学校学生发生不少安全事故,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如何预防学校的安全事故,给学生们提供安全的学习环境,也是我们政府、教育部门、学...[详情]
教育部近日印发了《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幼儿园)预防性侵害学生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回应最高检建议,从开展预防性侵安全教育、加强教职员工队伍管理等五大方面保障学生安全,预防性侵害学生违法犯罪的发生。此前,最高检向教育部发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建议书》,建议有针对性地加强顶层设计,进一步健全完善预防性侵害幼儿园儿童和中小学学生的制度机制。“这是施政上的进步。” 12月21日,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中国性学会副会长兼中国性学会性教育专委会主任委员彭晓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预防性侵害学生上,文件加强了“堵”的力度。建立性侵害违法犯罪信息库和入职查询制度《通...
为切实做好防溺水工作,确保中小学生生命安全,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印发预警通知,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迅速行动起来,按照预防溺水有关工作要求,做好预防管理、安全教育、联防联控和监督检查等工作,有效防范学生溺水事故发生。 通知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进一步开展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根据当地实际,结合学生群体年龄特点,以农村学生、男学生、留守儿童等群体为重点,通过各种载体广泛...[详情]
6月17日下午13时57分,永修县白槎镇政府接群众报警称,在白槎镇建新村洲上组修河旁有两名学生溺亡,接报警后,白槎镇政府会同镇派出所、镇卫生院、镇中心小学于14时01分赶到事发地点,发现两名学生已被群众打捞上岸,经120现场检查急救,发现2人已无生命体征。经查明,两名溺亡学生均系白槎镇中心小学六年级二班学生。相关善后工作正在进行中。 今年,江西还发生多起学生溺亡事故江西湖口5名...[详情]
日前,有网民在“天涯论坛”上连续发帖爆料称,广西容县县底镇荣塘村荣塘小学多个小学生遭社会青年性侵。5月9日及11日的两个爆料帖引发强...[详情]
5月24日,网上爆出南阳市桐柏县56岁教师性侵10多名小学生事件后,5月25日,记者驱车前往事发地采访。面对记者,很多涉事学生家长仍...[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