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还没有一种药物可以彻底治愈过敏性疾病,现有的抗过敏药物都是对症处理。 代表药:扑尔敏、非那根 、苯海拉明 组胺是过敏反应时释放的致敏物质。这类药能阻断组胺Ⅰ型受体,减轻过敏反应,主要用于荨麻疹、过敏性皮炎以及过敏性咳嗽等。它们的不良反应是嗜睡、精神不振、口干,偶见粒细胞减少。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于2006年发表药物安全警告,要求医生和父母不要给2岁以下儿童服用非那根以及其他含有盐酸异丙嗪的抗过敏药物。美药管局称,他们已收到多例2岁以下儿童服用含盐酸异丙嗪抗过敏药物出现严重呼吸困难甚至致死的报告。 代表药:阿司咪唑(息斯敏)、特非那定(敏迪)、氯雷他定(开瑞坦...
瓶装液化气可长途运输吗?小编分析如下: 首先液化气,煤气瓶属于危险品二类,需要用易燃气体厢式运输车进行运输。瓶装液化气在长期充装、运输、使用过程中受到碰撞、曝晒、介质腐蚀的伤害,会产生疲劳裂纹、凹坑、变型、腐蚀减薄等缺陷,这些缺陷是导致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所以瓶装液化气尽量不要长途运输。 瓶装液化气爆炸,瞬时会产生两次破坏,开始是罐体破裂发生物理爆炸,液态石油气瞬间膨胀2...[详情]
生活中如果液化使用不当,将很有可能引发危险事故。 2016年2月18日10时左右,亳州市谯城区芦庙镇芦庙村一户村民家发生爆炸,导致部分居民家的房屋玻璃被震碎。 事故发生后,亳州市、区两级党委、政府负责同志第一时间带领公安、消防、安监、环保、住建等部门专家赶赴现场,迅速开展事故调查等工作。原来,村民万淑玲(女)在家中使用电加热液化气钢瓶引发事故,致自家简易民房倒塌,相近的其他住户房屋不同程度受损。经初步调查系爆炸引起,无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正在统计中,事故原因也在进一步调查中。 更多精彩资讯,尽在佰佰安全网
小区液化气爆炸事故时有发生,给居民家居安全生活造成一定威胁。本安全网提醒,居民平时需定期检查厨房燃气,预防发生燃气泄漏,保障家居安全。8月13日,河北省宣化县方面通报了该县一小区液化气爆炸事故的最新消息。通报称:经现场勘查,初步断定为液化气泄漏导致爆炸。据了解,8月12日中午12:30分左右,宣化县洋河南镇湖岸小镇小区发生液化气泄漏爆炸事故。事故发生后,宣化县迅速启动应急预案,...[详情]
距离8月30日发生的液化气爆燃事故已过去半个多月,但当事人李女士提起此事仍然心有余悸,那起事故导致她全身30%左右的皮肤烧伤。9月16日晚,记者在沧州市欣怡东区8号楼见到李女士时,她的双下肢及脚面裹着厚厚的纱布,还是只能躺在家中静养。事件一阵热浪袭来,多处被烧伤李女士回忆,8月30日6时许,她的母亲起床后去给一家人做早饭,不久厨房里传来砰的一声。李女士赶紧过去看,母亲说刚刚液...[详情]
白河林业局一名女子盛怒之下拧开液化气罐的阀门想要自杀。幸亏白河森林公安局消防管理大队的民警迅速开锁施救,将其从死亡线上拽了回来。...[详情]
长沙人民西路化龙池附近一家刚开门的油炸店,在更换液化气瓶时由于操作不慎,突然引燃瓶口的气体,巨大火球瞬间冲了出来,机灵的煤气师傅反应...[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