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病人如何煎好中药呢?中草药品种繁多,汤剂为常用剂型,多采用煎煮的方法。为了避免药材在加热煎煮过程中有效成分的挥发或破坏,必须掌握煎药的操作要点。 1。选择煎药容器。煎煮中药最好选用砂锅或搪瓷容器,这类容器导热均匀,化学性质稳定,药材的合成和分解不易受到干扰。禁用铁锅,以防药材中所含化学成分如鞣质、甙类等与铁质产生化学变化,降低疗效或失效。如实在急需煎药又无砂锅和搪瓷锅,可暂用紫铜锅或铝锅代替。 2.煎煮中药的一般方法。将配伍好的中药故人砂锅内,加入3-5倍的冷水或温水(50度以下),先浸泡10-20分钟,再添水加热至沸,在药材煮开前用强火,煮开后用弱火,以微火维...
1、劝病人睡前不吸烟、不喝浓茶和咖啡、不会客、不谈家中烦事、不看激动紧张电视和比赛。棉被不宜过厚、不穿紧身衣裤、枕头不宜过高过低,按病人的习惯使用枕头。也可用药枕:在枕芯内填充部分中药如菊花、决明子、绿豆壳。能清头明目降血压,诱导入睡。 2、睡前用热水洗澡烫脚、散涉、看书、听轻音乐、喝杯酸牛奶,上床后身体保持安静:静坐片刻、不躁动、闭目养神。 3、睡眠姿势与时间,历代中西...[详情]
丰富病人的生活内容,对于慢性病人在病情允许情况下应适当安排文娱生活、体育活动。有趣味的活动有助于克服消极情绪的滋长,驱散病人心头的忧郁与烦闷。单调、乏味的生活,会增加病人的寂寞感,加重焦虑与烦躁。 慢性病的治疗,“三分靠药,七分靠护理”。慢性病人由于治病心切,往往盲目求医问药,私自乱用药物,常可因而产生严重后果。所以要遵守医嘱,在正规的医院里就诊,不要道听途说,胡乱用秘方,...[详情]
“应该如何正确护理老年病人”,很多人都关心这个问题,接下来就跟随佰佰安全网一起来详细了解下这方面的知识吧。...[详情]
“老年病人调补重在养胃气”,很多人都关心这个问题,接下来就跟随佰佰安全网一起来详细了解下这方面的知识吧。...[详情]
近日,贵州凯里患者文光英在凯里市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住院23天后出院,结账清单总计9万余元,当中还显示住院输液时长达2649小时,家属对此提出了质疑,双方协商一直未果。住院花费9万余元2018年1月29日,文光英家属蒋先生向记者反映,患者文光英是自己的母亲,已经80多岁。她身患慢性肾衰竭于2017年12月6日住进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内科。2017年12月29日,经过23天住院治疗后,患者文光英出院。但拿到结账单上显示,患者住院费用总计94372元,经医保报销后仍需向医院缴纳4万余元。虽然缴了费,但蒋先生认为其中几个数据不符常理。23天输液2649小时蒋先生对一项长达2...
“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这个医学基本原则,在现实中却呈逆向顺序。在中国,医院输液室俨然是最忙碌之地,“吊瓶森林”蔚为壮观。据统计,国际上每年每人2.5到3.3瓶的平均水准,到了我国就变成了8瓶,称为“吊瓶大国”不过分。合理的输液可以挽救患者生命,而一次差错也可能让一个生命消逝,输液安全问题一直深受关注。近段时间以来,全国各地纷纷叫停门诊输液。因此,我们应多了解一些护理...[详情]
8月9日,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曾经的输液区变得冷清,被改为“采血区”。作为“最后的给药方式”,输液是国际公认最危险的给药方式。“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也是公认的医学原则。多年来,这个基本原则在中国却出现了重大偏差:各大医院的输液室人满为患,“吊瓶森林”蔚为壮观。去年8月,江苏省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2016年7月1日...[详情]
“国家两年前就禁止6岁以下儿童使用细辛脑注射液,两年来这个医院一直在使用,而且主治医师不知道禁止使用的事,俺孩儿用过后浑身红疙瘩,太...[详情]
前几天,一名7岁的男孩因左足底痛由家长带到医院就诊,医生一检查,结果诊断这名小男孩是痛风。痛风?这不是老年人才犯的病吗,怎么会发生在...[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