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对比了几种膨化食品发现,亲亲鲜味虾条、乐事薯片等几乎每个牌子里面都含有谷氨酸钠、5-鸟苷酸二钠、二氧化硅、特丁基对苯二酚、阿斯巴甜、食用香精等成分。 谷氨酸钠是味精的主要成分,专家表示味精进入人体后在消化的过程中,还会分解出谷氨酸,后者在脑组织中经酶催化后可转变成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如果一次性味精摄取量过多的话,就会干扰神经系统的自然规律。当味精摄入过多时,过多的抑制性神经递质还会抑制人体的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释放激素,从而妨碍骨骼发育,这对儿童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 5-以鸟苷酸二钠也是一种鲜味剂,有香茹风味。常与谷氨酸钠配合使用(加入量1%~5%),有十分明显的增鲜...
当前膨化食品给人的印象是"五高一多":高脂肪、高热量、高盐、高糖、多味精。而对于其中的爆米花则被冠上"含铅高"的标签。这是一种误导,其实食品膨化的加工方式本身并不会带来这些危害。 "五高一多"产生的原因是过量的添加剂造成,与"膨化"这种加工方式没有关系,食品添加剂过量的危害很大,但是膨化食品中的食品添加剂超标是可以通过食品安全检测仪来进行检查的。 由于厂家为了提升食品的口...[详情]
食品添加剂是指加入一些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起到改善食品品质,丰富食物的色、香、味,延长食品保存期的作用。 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有23个类别,2000多个品种,如酸度调节剂、甜味剂、着色剂、增稠剂、防腐剂等,这些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在《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2007)中都可以查到。 膨化食品中的添加剂相对还是比较多的,特别是薯片、薯条类产品,小编在...[详情]
说到食品添加剂,相信大家并不是很陌生,甚至可以说是非常熟悉的。那么膨化食品中添加剂有哪些危害呢?一起随小编来看看吧。...[详情]
又到了岁末年终,2015年,食品行业发生了太多的食品安全事件,每一样或大或小的食品安全事件都在不断考验着消费者的承受力,我们还有哪些食品是安全的,可以放心吃的?本安全网下面盘点了2015年重大的食品安全事件,这些食品安全事件,或夺去了消费者的生命,或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对此,我们希望食品生产经营者,在追逐利润的同时,能恪守最起码的道德底线,引以为戒,在新的2016年,能够严格遵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肩负起社会责任,不要让自己生产出的食品再引发类似的食品安全事件。 史上最严“食品安全法” 给食品安全带来新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
2015年10月食品安全事件汇总中,食物中毒事件频发,给居民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其中学生食物中毒事件屡屡发生给学校敲响警钟。所以为预防食物中毒发生,学校平时还需加强对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管理,积极向学生普及饮食安全常识。同时食品加工和餐饮食品违法行为报道,不断为消费者提出食品消费警示,大家还需时刻关注。 食物中毒事件 佳木斯两男子喝饮料中毒被送进ICU 9月1日22时许,佳木斯市...[详情]
盘点2015年4月食品安全事件包括家庭食物中毒、校园食物中毒、食品维权、食品监管等。其中在食品监管中发现的食品问题涉及到路边摊烧烤、”黑作坊”、假冒伪劣食品、农药残留超标、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药品质量问题等等。 家庭食物中毒: 1、杭州一家三口疑似食物中毒 医生确诊为急性肠胃炎 4月1日凌晨6点多,家住杭州莫邪塘东村4幢206室的常先生一家三口被送往了市三医院。邻居称,怀疑...[详情]
食品安全关系到每个市民的健康,可就是有一些人受到利益驱使,在食品中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对于绝大多数从未接触过毒品的广大消费者来说,...[详情]
2015年的春节是在2月份,食品采购消费也相对集中,在2月发生了很多食品安全事件,部分食品安全事件危害较大,下面,佰佰安全网汇总了一...[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