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老年人反而容易受骗,老年人又要怎样避开各种精罗细致的诈骗陷阱?司法实务专家和法学学者建议,除了要健全完善保护老年被害人的刑事立法以外,还要加强社区建设,负有赡养义务的子女也应尽到相应义务。 如果子女与老人之间的情感纽带足够牢固,老人的情感需求被关注到,自身的价值被认同,那么老人就不会盲目地对外寻求替代,也不会被骗子钻了情感空子。 一、在自己家里或者路上,遇有陌生人敲门或打招呼,并极力向您讨好求救时,您千万不可轻易信任或带其进家门,这可能是陷阱的第一步,接下来便可能使用花言巧语引诱您,最终诈骗您的钱财。 二、平时自己的身份证、户口本、房产证或者其他证件应妥善保管,...
“老年人防癌妙招有哪些”,很多人都关心这个问题,接下来就跟随佰佰安全网一起来详细了解下这方面的知识吧。...[详情]
近年来,以会议营销方式销售保健食品(医疗器械)的经营行为日益增多,部分不法经营者为了赚取高额利润,利用虚假宣传等非法手段,以中老年人为销售对象进行非法营销,损害了消费者权益,对社会造成了恶劣影响。7月19日,通过群众举报,延吉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河南分局依法取缔了延吉市一向中老年人出售“多功能健康床垫”为主的会销场所。 据了解,该会销场所利用中老年人喜欢早起的习惯,每天早5 时组织“早会”,通过反复播放产品视频宣传片、邀请“专家”讲课等方式,向来此的中老年人宣传产品。18日早5时,记者跟随执法人员来到位于延吉市火车站东侧的会销场所。执法人员进入会销场所时,现场竟有大约30...
随着刘洪斌“虚假医疗广告”事件浮出水面的是我国老年人安全用药问题。记者调查发现,购买涉嫌虚假宣传医药产品的人群中,不乏老年消费群体。由于健康意识增强、防范意识较弱、内心寂寞等原因,老年群体容易被一些伪专家、药贩子盯上,成为其牟利的对象。 夸大宣传、“名医讲座”、 药品推销员 骗你没商量记者发现,一些老年人喜欢到医院、药店“点药”吃;一些老年人掉进“药品”推销员请客吃饭、送礼的“...[详情]
2016年2月6日消息,中国民间传统上就有赶集市的习俗,集市又称“易市”。2月6日,临近春节,在河南各地不少集市上人潮如织,琳琅满目的商品吸引了不少人光顾。 当日,记者在豫北一些集市发现,不少老人在露天的集市上各自拿着自家的农副产品去交易,在赚取利润的同时也可以换取自己所需要的物品。 当地群众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传统的集市正逐渐被大型商场超市所取代,农村里的...[详情]
面向老年人推销保健品的骗局,今年又有了最新套路。记者调查,推销者为逃避官方打击,开始变换经营场所,通过电话先与老人约定,再派车将他们...[详情]
全省失能老人42.6万,85.5%愿意在家里养老;失智老人12.7万人,66.8%愿意在家里养老;慢性病老人1222.3万人,80%...[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