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称:外出踏青时,不要食用不认识的野菜,特别是野蘑菇。据介绍,野生蘑菇中存在多种有毒品种,食用野生蘑菇中毒事件也屡见不鲜。毒蘑菇毒性成分复杂,中毒表现各异,主要有恶心、呕吐、流涎、流泪、精神错乱、急性贫血、黄疸、脏器损害等,病情凶险,病死率高,且没有特效疗法。工作人员称:“鉴别野生蘑菇是否有毒,需要专业机构。目前没有简单易行的鉴别方法,民间流传着一些识别方法并不可靠,预防蘑菇中毒的根本办法就是不要采食野生蘑菇。” 各种坚果、巧克力便于携带,同时富有饱和脂肪酸,体力不足时能迅速补充能量,是春游时首选零食。此外,粥羹类、牛奶类、果汁饮料类也是不错的选择,...
化学膨松剂在中国使用量较大的有复合疏松剂、碳酸氢铵、碳酸氢钠等。复合疏松剂的市场需求约为38000吨,食用碳酸氢铵的生产能力在77000吨以上,碳酸氢钠主要用于苏打饼干。 化学膨松剂的作用 ①、增加体积; ②、使体积结构松软; ③、组织内部气孔均匀。 ...[详情]
化学农药的使用提高了农业生产率, 大量增加了食物产品, 给人们提供了充足的食品, 解决了长期以来人类食品短缺问题。 随着农药用量的日益增大, 品种逐渐增多, 化学农药对人畜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危害和影响也越来越突出。 使用农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 把握最佳用药时机 绝大多数病虫害在发病初期,症状很轻,防治效果好,错过最佳用药时期,防治效果不好。 ② 把握好农药使用浓度 在农药...[详情]
用电管理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内容,所以用电操作必须慎之又慎,有关操作人员一定要必须严格遵守用电操作规定。专业电工、焊工必须经过专门安...[详情]
当人们对食物造假深恶痛绝的时候,也有一批利用大家“痛点”的食品安全谣言应运而生。而这其中带有图片和视频的内容往往更容易让人深信不疑。然而事实上,有时候眼见未必为实,有图也不一定就代表了真相。下面对社交网络中常见的几个带有图片和视频的谣言进行盘点。那么,一起来见识一下谣言的脑洞。塑料大米网上一个关于“塑料大米”的视频被疯转,视频中显示有人正在把废塑料塞进一个轰鸣的机器,拉成丝线一样的东西,然后又通过另一台机器,切成了小颗粒。于是视频发布者就说,这是用塑料在造假大米。实际上,这些塑料的颗粒是工业原料,不可能拿去当大米卖。一方面是因为颗粒形状一看就不像大米,更重要的原因是人家比大米...
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来了!2017年6月29日至7月13日为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今年的主题为↓↓↓ 尚德守法 共治共享食品安全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年来,食品安全事故频繁发生,“三聚氰胺”、“苏丹红”、“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一个个新名词让我们铭记。据统计,我国去年查处食品质量违法案件2.8万起,食物中毒20余万人,每年260万的癌症发病人数中有1/3...[详情]
兰州作为国家“食品安全追溯管理”试点地区,目前已将“食品安全电子追溯体系”由最初的设想变成了现实。截至10月上旬,全市已有8700户食品生产企业、食品批发、商超、中型以上餐馆、学校单位食堂、婴幼儿配方乳粉经营门店被纳入食品安全追溯信息平台;食品小作坊、小商店、小餐饮也有数千户纳入食品安全追溯信息平台,初步实现入网农产品、肉类蔬菜和重点食品来源可溯、流向可追、问题可查、风险可防,...[详情]
据了解,我国多数散户菜农普遍存在使用高毒农药现象,食品安全根本无法保证。为此记者对广州增城区部分种植蔬菜的散户进行了走访调查。...[详情]
在谈到金箔入酒的必要性时,陈君石认为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他说,国际上的金是作为食品添加剂的着色剂使用的,是为了满足...[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