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尔尼诺现象是一种自然气候现象,表面上是因为地球自转周期以及海洋季风等自然原因引起的,实际上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与人类自然环境的日益恶化有关,是地球温室效应增加的直接结果,与人类向大自然过多索取而不注意环境保护有关。 在发生极端天气的年份里,粮食的产量会受到很大的打击,历史数据显示,玉米、水稻等粮食,在厄尔尼诺比较严重的年份,其产量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如1997年,我国当年玉米产量从1996年的1.27亿吨下滑到1.04亿吨,而同期的玉米单产也从1996年的5.2吨/公顷下滑到1997年的4.39吨/公顷。而1998年玉米总产量则增加到1.33亿吨,亩产也恢复到5.27吨/公...
生态破坏小知识: 全球变暖导致近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小麦和玉米平均每10年分别减产1.9%和1.2%。在我国,气候变暖也导致农作物主要生长季的干旱呈加重趋势,全国干旱灾害呈面积增大和频率加快趋势,全国洪涝与高温热害总体上呈面积增大和危害加重趋势。 气候变化也是造成粮食产后损失的“元凶”之一。近年来,由于不利天气、保管条件等因素的影响,粮食霉变情况屡见不鲜。2012年安徽、江...[详情]
过度放牧的危害有很多,下面带您了解一下过度放牧对环境的影响。...[详情]
如何降低食品里的农药残留物?如何提升耕地质量,保证粮食安全?来自中国产粮第一大省黑龙江的全国人大代表开出了“药方”。全国人大代表高春艳来自黑龙江省穆棱市,是一位肥料配方师。她说,水是生命之源,相对于老百姓看得见的雾霾,水体污染不易察觉,从这个意义上讲,“保护水比保护空气更重要”。她今年提交的建议是加大农业面源污染的综合治理力度,探索防治面源污染的有效措施,为百姓构建安居乐业的生态环境和生存空间。
11月18日电,环境保护部副部长赵英民18日表示,目前全国水环境质量总体上是向好的,但形势依然严峻,存在流域生态破坏现象较普遍,面源污染未得到有效遏制,部分支流污染严重,部分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突出,水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者接近上限,不少流经城镇的河流、沟渠“黑臭”问题突出等。但是全国总体向好和局部恶化是不矛盾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日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十三五”生态环保...[详情]
近几个月来,非洲东部多国遭受严重的沙漠蝗虫灾害。联合国粮农组织25号再次发出警告称,东非地区的蝗灾仍处于“极其令人担忧”的状态,蝗灾将对埃塞俄比亚、索马里和肯尼亚等国的粮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联合国粮农组织称,非洲地区的蝗虫正在不断繁殖,预计未来几周内将形成新的蝗虫群,进一步加剧灾情——其中,埃塞俄比亚南部的索马里州和奥罗米亚州的蝗虫繁殖情况尤为严重,将会出现大量新蝗虫群;肯尼...[详情]
24日,第三届全球土地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详情]
2016年,美联储加息就像一把达克摩斯之剑,高悬各国市场之上。在此轮加息预期的影响下,全球多国货币贬值,资金纷纷流向美国市场...[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