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法的重要目的为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第一条明确说明了制定本法的目的。第一条规定:“为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有时,一些大事故的发生,就是人们忽视了身边的一些第一文库网小事物而造成。丢下一个烟头,而引起了火灾;松动了一颗螺丝,而造成了一场车祸;没系好安全帽带,从高空坠落而丧生。这些小细节连在一起,就演出一场场不该发生的悲剧。
为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继《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于今年2月发布之后,截至目前,已有山东、福建、浙江、云南、吉林、宁夏、安徽等26个省份出台实施意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了具体措施。 《意见》对“留守儿童”给出了明确定义: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根...[详情]
国家安全是指国家生存和发展不存在重大现实或潜在威胁的状态,国家安全战略是综合运用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及其他力量或手段的宏观筹划...[详情]
安全生产一直被定为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它不仅仅关系到企业利益的得失,社会的发展进步,更是职工生命健康的保障,那么实施新安全法的必要性...[详情]
9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以145票赞成、2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该法将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发展核事业,必须保障核安全;保障核安全,必须完善核安全立法。核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国家利益和企业利益,也与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环境公共利益休戚相关。核安全法作为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保证核安全、应对核事故、保障公众和从业人员的健康和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以及推动我国的核事业健康发展,都至关重要。作为我国首部核安全法,此次新制定的核安全法贯彻落实了总体国家安全观,建立从高从严核安全标准体系,为实现核能...
一直以来,网络安全问题一直是人们备受关注的话题,如今,网络安全已逐渐成为国家、国防及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一个安全文明的网络新秩序势在必行。在此情况下,2015年7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高票通过了新国家安全法。新国家安全法首次以法律形式提出“维护国家网络空间主权”,为依法管理在中国领土上的网络活动、抵御危害中国网络安全的活动奠定法律基础。同日,2015中国网络安全大会在...[详情]
原标题:我国出台反恐怖主义法 将反恐纳入国家安全战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于2015年12月27日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36号主席令予以公布。法律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反恐怖主义法共十章97条,对恐怖活动组织和人员的认定、安全防范、情报信息、调查、应对处置、国际合作、保障措施、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了规定。“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详情]
15日是中国国家安全法公布实施后首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在南京的20所中小学课堂,国家安全教育课程已经陆续开课。...[详情]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以154票赞成,0票反对,1票弃权高票通过了《国家安全法》,该法将自公布之日起正式生效。...[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