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起注重观察病情变化,不急于用中西药物,单凭饮食、运动就能稳定血糖。患者要管住嘴,放开腿,心情乐观,才能养好病。 2.空腹血糖大于11.1毫摩尔,餐后血糖大于16.7毫摩尔,在“管住嘴,放开腿”的基础上,首选优降糖。此药也有缺点,起始无效,容易发生低血糖反应和增加体重。若配合二甲双胍,既减重又增效,肥胖型患者两药并用效果更好。需要注意的是,优降糖、二甲双胍都有同类药,新药名,新包装,极容易混淆,造成重复用药。 3.口服降糖效果不佳,用足量药、联合用药也无效,可使用胰岛素联合治疗。
二甲双胍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降糖药,是2型糖尿病治疗的一线药物,价格低廉,患者服用它每天仅需花费约15美分。除了治疗糖尿病之外,二甲双胍还可常规治疗困扰很多育龄期妇女的常见病——多囊卵巢综合征,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肿瘤风险,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症状,预防并治疗常见的致盲疾病葡萄膜炎,降低帕金森病患病率,可谓功能强大。 除此之外,二甲双胍还有更厉害的招数,那就是抗衰老。比利时研究人...[详情]
一旦确诊妊娠期糖尿病,也不必过于紧张。孕妇首先要控制饮食,更密切地监测血糖。如果控制饮食一周后,发现还不能维持血糖到满意水平,就需要进行胰岛素注射治疗。一般来说,绝大多数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都能将血糖控制在满意的水平。很多孕妇担心,用上胰岛素以后,将来是否要终身用药。其实,完全没有必要担心,大约有三分之二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分娩后血糖就会降到正常,可以停止注射胰岛素。 (1)...[详情]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有潜在糖耐量减退,妊娠期才出现糖尿病,妊娠糖尿病与糖尿病有什么不同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佰佰安全网郑...[详情]
“糖尿病用药的关键事项有哪些呢?”,很多人都关心这个问题,接下来就跟随佰佰安全网一起来详细了解下这方面的知识吧。...[详情]
3月14日,在线发表在英国《柳叶刀公共卫生杂志》(The Lancet Public Health)上的一项基于50多万名中国成年人的研究成果称,吸烟可显著升高人们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该论文的主要作者、牛津大学教授陈铮鸣告诉澎湃新闻,“在中国,与吸烟相关联的糖尿病超额风险在未来可能会大幅增加。这一方面是由于烟草的危害日益加重,另一方面是由于中国成年人中超重和肥胖的水平在持续升高。”自上个世纪80年代初以来,中国的糖尿病患病率增长了近10倍。每10个成人中就有1人罹患糖尿病。虽然肥胖是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但中国的其他研究显示,体重及肥胖率的增加仅能解释中国近几十年来糖尿病患...
东莞时间网讯(记者 李春燕 见习记者 覃志杰) 对众多球迷来说,四年一届的世界杯不可错过。从6月14日至7月15日,世界杯连续送上64场精彩比赛。对我们中国球迷来说,要想第一时间感受赛况,熬夜蹲守在电脑、电视、手机前,那是少不了的。东莞一眼科医院上周四接诊了一位44岁的男性患者,本身有10年糖尿病史,连续多日熬夜看球后,出现眼底出血症状,赶去医院就诊。王虎提醒,熬夜看球对眼睛伤...[详情]
25日早高峰,浦东交警一大队接到一起警情,称栖山路近德平路,有一名10岁的男孩在车内突发糖尿病,急需民警开道送往医院救治。接报后,浦东交警一大队四中队民警潘明亮第一时间驾驶警用摩托车开道,仅用了不到20分钟就护送男孩抵达医院。记者了解到,今天上午7时43分,浦东交警一大队接到警情,迅速前往栖山路德平路路口寻找一辆红色轿车,其内有一位突发糖尿病的孩子,情况危急。由于到达时距离报警...[详情]
陈主任说,作为产科医生,懂得营养管理,才能影响身边的每一位准妈妈,不让她们走入健康误区。...[详情]
一提起糖尿病,很多人会觉得这是个“老年病”。殊不知,现在糖尿病早已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近日,妇儿医院的内分泌专家救治了一例15个...[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