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TV“谢绝自带酒水”的行为是否合法呢?记者为此来到了市商务局。该局有关工作人员说,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消费者到餐饮店消费,商家不得拒绝消费者自带酒水,否则就属于违法侵权行为。“对于KTV娱乐场所来说,商务部门则没有这样的规定。”市消费者协会工作人员称,KTV拒绝消费者自带酒水没有法律依据,其行为带有强制性,做法欠妥。
去KTV消费,自带的纯净水却被服务人员强制寄存,让另外在KTV里再购买消费,如此霸道的商家消费行为,实在让人无法接受,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商家强制消费的维权案例。
前几天,陈女士和一些朋友到人民路上“糖果量贩式KTV”唱歌。“我顺手带了一瓶已开了盖的纯净水。进了KTV后,服务人员却告知‘谢绝自带酒水’,并强制将我的纯净水寄存柜台。”
陈女士说,去过KTV消费的人都知道,KTV内的饮料要比外面贵好几倍,商家“谢绝自带酒水”行为,就是变相强制消费者多花钱,属于一种侵权行为。
4月8日下午,记者来到“糖果量贩式KTV”。在这家KTV的服务台上,有一块“谢绝自带酒水”的牌子。柜台一名工作人员说,他们一般都会提醒消费者,不允许自带酒水到包厢里。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陈女士的遭遇并非个例。安庆市民何先生说,他曾经带着全家,拎了一些零食和牛奶,到集贤南路上一家KTV唱歌,所带零食和牛奶都被服务人员强行“寄存”了。
对于KTV谢绝消费者自带酒水的行为,一些市民称,实际上,是逼迫消费者购买KTV的高价商品。采访中,记者发现,普通酒水、零食一旦进入KTV后,立即“身价倍增”,以超市几元钱一瓶的某品牌啤酒为例,在KTV要卖到10元左右,一包几元钱的爆米花在KTV要涨到数十元。
案例分析
KTV“谢绝自带酒水”的行为是否合法呢?记者为此来到了市商务局。该局有关工作人员说,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消费者到餐饮店消费,商家不得拒绝消费者自带酒水,否则就属于违法侵权行为。“对于KTV娱乐场所来说,商务部门则没有这样的规定。”市消费者协会工作人员称,KTV拒绝消费者自带酒水没有法律依据,其行为带有强制性,做法欠妥。
安徽安联律师事务所郑律师说,KTV即便提前告知了消费者“谢绝自带酒水”,但其做法仍属“霸王条款”。“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不得利用格式条款并借助技术手段强制交易。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内容的,其内容无效。”
因此,消费者在去KTV消费时,要是遇到强制不让带酒水饮料及食品的,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责任编辑:胡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