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四川省人民医生一名主任医师自杀身亡,一时间舆论哗然,有人认为是不良的医关系导致,也有人认为制度的不健全结下的恶果,究竟是什么原因致使一位优秀的外科医生走上不归路的呢?佰佰安全试图从心里层面对其进行剖析,给读者以供参考借鉴。
愚人节本是一个相互调侃互娱的日子,然而,四川省人民医院好医生周晓辉自杀身亡的消息却迅速在网络上传播开来,欢乐气氛里弥漫起一股哀伤和愤怒的气息。逝者为大,人们惋惜之余也心生疑问: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好医生走上不归路的呢?
好医生周晓辉
现年51岁的周晓辉是四川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医师,擅长胆道疾病、肝脏肿瘤以及胰腺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在该院工作近30年,也曾参加过外援。因其出色的诊疗技术,而被医务工作者称为“医院医术最好的医生之一。” 曾在该院肝胆外科实习的小美印象中,在工作节奏极快的肝胆外科,“有时候医生心里着急,是会吼的。而周医生一直耐心地查房,耐心地对待实习生和其他同事。他的技术水平一流,医院一个神经外科的医师家属需要做涉及肝胆外科方面的手术,都是拜托的他,可见同行对周医生的信任。”
生活中,周晓辉的表现也同样令同事敬仰。近30年的医疗生涯中,周晓辉为人低调善良,对待同事谦卑有,性格内敛,爱好打羽毛。家中有90岁的老母需要照顾,妻子却长期身患重病,多次手术,需长期服药治。他却对老婆一直不离不弃,疼爱有加,至今都没有要小孩。甚至每天为她熬药三四个小时,为她倾其所有,减少了外出打球的运动。
6年前,周晓辉刚按揭贷款买了一套房子,随后,他老婆查出卵巢癌的不幸消息接踵而至,“当时他的经济很拮据,还曾想把房子卖了给老婆化疗。” 熟悉周晓辉的人回忆。“周晓辉医德高尚的光辉品质为人所共睹。有一次他查完房,在医生办公室,周晓辉叮嘱下级医生为病人谨慎开药,不要加重病人的负担。同事们都为他竖起大拇指,周晓辉只是笑着说了一句:“我当过病人家属,我知道他们的难处。”
周晓辉和其他肝胆外科医生有一些不一样。“一般的肝胆外科医生更为雷厉风行,而周医生永远都是温文尔雅的。他平时话不多,对人文质彬彬,为人很内敛。”小美回忆。
“工作兢兢业业,谦逊和蔼,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视病人如亲人,深得病人及家属的尊重和赞扬,曾多次受到表扬,获医院医德医风优秀奖。”该院对他做出上述评价。
“我们没有说他什么,我现在表态的话,他是一个好医生,我们一直这么认为。”与其有纠纷的患者的丈夫表示。
好医生之死
按照四川省人民医院坐诊时间安排,周晓辉本应在每周二、周五上午坐诊。不过,今后的周二和周五该院的门诊楼二楼再也不会迎来这位肝胆胰外科的主任医师了,——3月31日,周二下午,周晓辉被发现在他还未装修的房子里自缢身亡,留下“今生爱留给妻子对不起同事”的凄美遗言。
事情发生得毫无征兆。周晓辉的一位不愿具名的同事介绍,当天,周晓辉停掉了门诊,并在事前嘱咐了下级医生最近的工作。这位医生介绍,以往科室的年轻医生来了,他都会说,晚上有处理不了的就打给他,他就住医院附近!“可当我们发现他时,他已经去了天国,留下了90岁年迈的母亲和患病多年不离不弃的妻子。”
同事透露了周晓辉自杀的细节。昨天,周晓辉只身一人来到了自己没有装修的房子,抽了几十支烟,喝了两瓶啤酒后,将两根绳子悬挂在PVC管上……另外,他还特意关掉了手机,据其同事介绍,周晓辉为防止医院有紧急病例需要支援,故保持着24小时开机的习惯,“这是他第一次这么做(关机)!”
当晚,周晓辉的死讯迅速传播,医疗界同行及社会各界纷纷在网上表达惋惜之情。次日12时许,该医院花园内,各个科室的医务人员自发前来向周医生致哀,手拿鲜花肃立,用A4纸打印出文字组成一句“周主任一路走好。”此后,一名医务人员带着白花,径直走进一间病房,将花献给了一名62岁的患者,这引起了患者家属的不满。该患者在大约十个月前因肝内外胆管结石被周晓辉收治,入院前已经做过三次手术,病情十分复杂。周晓辉为患者开展了手术,但术后愈合不理想,出现了并发症,在医学上是很正常的事,病人家属却不理解情绪上很激动,还因此与周晓辉及其他医务人员发生过争执。此后,周晓辉做出了在网上卖房卖车来赔偿患者的举动。故此,他的一些同事认为是周晓辉自杀与之有关。
患者的女儿周女士表示:“母亲自去年6月24日住进医院以来,已经进行了三次手术。母亲在第一次手术后就感觉胃部不适,家人发现其“喝水就直接从肚子里流出来”。”
此后,她与家人多次找到周晓辉等医务人员反映问题,院方也继续对其母亲进行治疗,同时没有要求家属补缴费用。几个月来,患者家属与周晓辉有过多次争执,而周女士她本人也在前几天同周晓辉有过争执,主要诉求是继续把她母亲治疗好,“
“按照程序来,该赔就赔。”周晓辉做出回应。
周晓辉在家中自杀后,事件持续发酵。这个在同事朋友眼中有着令人敬佩的品质且一向谦和的医生却以这种极端的方式走向不归路,着实让人增添了许多伤悲和愤怒。一位医生就此向四川省长写公开信:肯求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
关于周晓辉的突然离去,四川省人民医院发表说明:“经警方证实周医生为非正常死亡,排除他杀。自杀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说明中透露:周晓辉近1年来,在家庭与工作的双重压力下,他经常说自己感觉身心疲惫。还简单的介绍了62岁女性患者的一些病情,却没有指出周医生的死是否与之有关联。
好医生生死困局
尽管还原事件真相还有“最后一公里”,但根据现有的信息看,好医生生前已出现了二次卖房卖车的异样举动和心事重重的不祥征兆,遗憾的是,从他的心里健康出现问题到最后精神崩溃选择轻生,也没有引起周围人的注意,更没有人出面帮助他解决心中困扰,阻止悲剧的发生。
生前的周医生是无疑是在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压力包括家庭责任负担的每日俱增、生活质量的每况愈下、经济负担的前景不明,工作的各种不顺、患者的期待和不满等诸多因素,让这个有仁者之心的好医生从良心和道德产生了深深内疚和自责,而他又无力解决和改变,困局在不断的累积,最终压垮了他好强而脆弱的心理防线。
一名医生,用本来可以拯救更多生命的双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为周医生的去世感到难过的同时,也有不少人会问:连死都不怕,还怕医疗纠纷吗?从相关的信息里可以看出,周医生像一个孤胆英雄一样在战斗,一直在积极的方式方法来尽力解决面临的各种问题,充满了英雄担当的气概,医闹或许是好医生自杀主因但绝不是唯一原因,医疗纠纷害死好医生周晓辉或许是个伪命题。
此外,关于医疗纠纷和影响社会秩序的医闹等问题国家近期采取了多项措施,如加强医院配安保力量、多部门合力严厉打击非法医闹,出台了针对性强司法解释,从根源上阻止了过去频繁发生的非法医闹。就有公开信息分析,好医生周晓辉的医患纠纷远没有达到外界想像中“医闹”程度,虽有争执却鲜有肢体及其它更为过激行为,双方都在相对理性的范围内寻求解决方案。令人疑惑的是,如今几乎所有公立医院都缴纳了医疗责任险,为医疗事故买单,避免医院和医生担负巨额赔偿的经济负担,也能缓解医患纠纷,那么周晓辉为什么要网上卖房卖车来给予患者经济补偿呢?此外,即使赔偿也是要在医疗完结之后,而不该出在治疗过程中,逻辑上不通。
故此,周医生的最终选择虽然不是一个好的结果,却透露出现实医疗管理体系中存在着诸多不完善之处,我未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焦点起于畸形的医患关系,却止于放弃生命的痛苦抉择,对于缓解医患纠纷绝对不是一个好方法,却成就了他个人的悲剧,更是现代社会的悲哀。我们在分析这起事件起因的同时,也不能忽视问题的另一面:如何为医生创造一个的?保障医生权益,理应成为医疗制度规范内的常态,而不是由医生独吞“苦果”。处理医疗纠纷不仅需要法制的保障,更需要从管理上下功夫,平时人性关怀是否充分,诊疗环境是否宽松和谐等等,都是需要管理者们去考虑的。大禹治水靠的是疏导,而非简单的堵。医患关系中,医生和患者都是受伤者,如果没有健全制度管理体系和规范的管理运作都会导致不良的后果,最终是医患双方“两败俱伤”。
结束语:佰佰安全认为,生命只有一次,且行且珍惜。不管是别人把医生看成超人,还是医生自己把自己当成了超人,事实上,医生从来都不是超人。医生也会生病,也会遭遇人生困局。但是,在问题无法在短期得到改善时,医生自己就只能学会原谅自己,生命无价,莫与自己过不去。在生理或者心理出现问题后及时找其它医生治疗。这样的话,或许像周晓辉医生那样的悲剧会少发生一些。
责任编辑:刘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