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女士称,孩子误食消毒片后,去医院检查治疗后才止住了呕吐,这件事让孩子恐惧食物、厌食,而且孩子的后续检查还需一年。因此,她起诉向呷哺索赔7万元。此外,刘女士还向法庭提交了有呷哺负责人张某签字的字条,上面清晰地写着,孩子在该店内误食了消毒片,“餐具内遗留的确实是84消毒片,否则他们也不会签字确认。”
呷哺是很多朋友爱吃的美食之一,可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美味的呷哺却吃出了84消毒片,而且还是两岁的孩子,为此,刘女士向法院递交了索赔申请书以维护自己的权益。2015年2月2日,刘女士起诉索赔7万元后,朝阳法院以孩子没受异常影响为由驳回了她的诉求,但法院同时在判决中写明,目前虽未造成严重后果,但不能掩盖呷哺餐具不干净的事实,并告诫呷哺要以此为戒。
孩子吃出84消毒片
作为两岁儿子的法定代理人,38岁的刘女士诉称,2014年3月12日,其一家人到呷哺吃饭,“正吃着,发现孩子开始呕吐,我们就赶紧用手往孩子嘴里抠,才发现孩子是吃了他们洗涤时用的84消毒片。”
刘女士称,孩子误食消毒片后,去医院检查治疗后才止住了呕吐,这件事让孩子恐惧食物、厌食,而且孩子的后续检查还需一年。因此,她起诉向呷哺索赔7万元。此外,刘女士还向法庭提交了有呷哺负责人张某签字的字条,上面清晰地写着,孩子在该店内误食了消毒片,“餐具内遗留的确实是84消毒片,否则他们也不会签字确认。”
白色物质应是水垢
呷哺辩称,刘女士和孩子在就餐过程中发现的白色物质并非84消毒片,实际上是水垢。“当时是员工因其自身专业知识所限,才回答说是84消毒片,双方因此产生了误会。”
呷哺同时表示,消毒片为强氧化剂,一般稀释后才能使用,如果直接食用,会造成口腔黏膜及食道受损,不可能不受损伤。孩子目前并没有受到损害,因此吃到的不是消毒片而是水垢。
此外,呷哺还表示,负责人张某在该字条上签名确认,是因刘女士当时曾强烈要求。
餐具不干净是事实
法院经审理查明,孩子在就餐时误食遗留在餐具内的白色物质,后由呷哺工作人员陪同到民航医院就诊。经检查,孩子咽部粘膜无充血、无破溃,没见明显异常。根据医嘱,次日孩子又到儿童医院耳鼻喉科及消化内科就诊,经耳鼻喉内窥镜检查,没有异常,医嘱变化随诊,呷哺支付了292元的治疗费。
综合相关证据,法院认为孩子误食该白色物质后未发生异常,且刘女士主张的后续治疗费也没发生,故驳回了其诉求。
但法院在判决中同时告诫呷哺,要洗净其餐具、饮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并予以消毒。
法院指出,该次事件目前看虽未造成严重后果,但不能掩盖呷哺餐具不干净的事实,法院对其餐具清洁问题深感关切,呷哺应以此为戒,防微杜渐。
在外就餐,无可避免的会遇到一些食品卫生安全问题,消费者一定要拿起法律的武器,积极维护自己的权益。
责任编辑:佰佰安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