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非处方药让生活更方便 但吃错了生命健康堪忧

2015-09-06 15:55:49
3018人阅读
导语:

生活中,感冒发烧等小病时有发生,去药店购买非处方药服用成为大多数人的选择。但是很多人往往是凭经验去拿药,对非处方药购买服用安全常识的了解却少之又少,佰佰安全网提醒,非处方药免去了我们去医院奔波排队之苦,虽然具有一定的方便性且副作用小,但是药三分毒,如果不注意正确的服用安全常识,身体健康必定会受影响。

现在医院看病贵,而且还要排队花时间,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自己去药店购买一些非处方药来治疗自认为是小病的病,这也使得我们身边的药店越开越多。不可否认,这些药店确实给我们的的生活带来的了很多方便,但是,事实上,有些药店为了盈利,不顾消费者实际需要,硬给消费者推销一些价格高却不对症的非处方药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甚至为了压低成本聘用一些不专业的营业人员,再加上有些消费者对非处方药购买服用安全常识的不了解,种种原因加起来,使非处方药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严重的隐患。

非处方药:别在方便中吃出生命健康隐患!

病人多爱服用非处方药 后果严重却不自知

市民李先生因患有多年气管炎,经常去药店购买并服用一种叫做复方甘草含片的非处方药,三个月后,经常出现流涕、流泪、精神萎靡等症状,去医院后医生诊断为滥用药物依赖成瘾所导致的精神疾病,而且一旦停药就会引起身体不适。医生提醒,非处方药虽然没有严重的副作用,但是患者也不可长期一直服用,否则极易导致药物过敏或药物成瘾等症状……[详细]

由此可见,即使非处方药不用经过专业医师开方,也不能凭借自己所谓的“经验”进行随便服用,尤其是长时间服用,是药三分毒,不正确的服药方式,不仅不能缓解病情,反而有损身体健康,更有可能引发新的疾病。

什么是非处方药?

非处方药是指为方便公众用药,在保证用药安全的前提下,经国家卫生行政部门规定或审定后,不需要医师或其它医疗专业人员开写处方即可购买的药品,一般公众凭自我判断,按照药品标签及使用说明就可自行使用。非处方药在美国又称为柜台发售药品(overthecounterdrug),简称OTC药。这些药物大都用于多发病常见病的自行诊治,如感冒、咳嗽、消化不良、头痛、发热等。

非处方药方便了生活 但小心吃出健康隐患

OTC又分甲类OTC和乙类OTC。甲类为红色标识,可在医院、药店销售;乙类为绿色标识,可在医院、药店、超市等地方销售。一般来说,绿色的相比红色安全性更高,不良反应更小,红色的则宜遵医嘱服用。

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区别

1、疾病类型

处方药:病情较重、需要医生确诊; 非处方药:小伤小病或解除症状

2、疾病诊断者

处方药:医生;            非处方药:患者自我认识和辨别,自我选择

3、取药凭据

处方药:医生处方;          非处方药:不需处方

4、主要取药地点

处方药:医院药房、药店(甲类);    非处方药:超市(乙类)、药店

5、剂 量

处方药:较 大;         非处方药:较小; 剂量有限定

6、服药天数

处方药:长,医嘱指导;      非处方药:短; 有限定

7、品牌保护方式

处方药:新药保护、专利保护期;  非处方药:品 牌

8、宣传对象

处方药:医 生;         非处方药:消 费 者

9、广 告

处方药:不可上广告;             非处方药:批准后,可上大众媒介或广告

居家常用非处方药有哪些

非处方药方便了生活 但小心吃出健康隐患

如果家里备用一些常用的非处方药,大家在咳嗽、感冒时,就可以适量服用一些,免去到医院排队奔波之苦,佰佰下面就针对各种病症,给大家推荐一些常见的家用非处方药……[详细]

如何选购

非处方药大多是一些我们可以直接在药店购买的药,适用于一般的小病,价格比在医院购买便宜,而且非常的方便。但是药就有副作用,如果大家不了解非处方药的基本购买生活常识……[详细]

服用安全常识

服用非处方药易犯三种错

第一,混用药。《美国医学会杂志》刊登的一项研究显示,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大学调查了3005名57—85岁老人,他们经常同时使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结果每25个人里就可能有1人出现明显的药物相互作用。

第二,随意吃。美国每年有1.3万人因随意服用非处方止痛药被送到医院接受急救。

第三,不看说明书。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表示,不按说明书推荐剂量服用止痛药,可能导致胃出血、溃疡及肝肾损害。

服药前先学会看说明书

非处方药方便了生活 但小心吃出健康隐患

药店里所售的非处方药极大的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很多朋友却对一些非处方药服用生活常识不甚了解,生活中,很少有朋友会对药品说明书上文字进行详细阅读,佰佰提醒,这是不可取的,那么,在服药前,应该重点看清楚哪些内容呢?……[详细]

非处方药应用上目前存在的问题

1、个人安全用药意识差

我国约有70%的家庭存在自我用药不当,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为12%到32%。其中,近半数的消费者并不了解OTC(非处方药)标识及其含义。

事实上,正规药店都会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分开摆放,并在非处方药专柜上贴上‘OTC’一类的标识牌。不过,很多购买者可能没太留意,多是简单地听身边人介绍来购买,或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自行选药,有的甚至都不仔细看下说明书,没有一些基本的用药安全常识,这都给自己的身体健康埋下了安全隐患。

2、药店经营管理比较乱

有些药店只是为了盈利,在非处方药的经营管理及销售过程中,不具备基本的安全常识,甚至购买了一些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药进行销售,在药品日常库存管理过程中,更是不注意药品基本的防潮、防光的保存常识,导致药品还没有售到消费者手里,就可能已经变质甚至过期。有些小药店,更是为了压缩成本,请一些没有医药知识的营业人员,这使得他们在售药过程中,往往只重视销量,而忽视了消费者真正的用药需求。

3、非处方药品市场监管不足

非处方药副作用小,所以不像处方药那样,在审批、生产等环节上有着严格的标准,但这并不说明非处方药就可以随便生产,用者就可以随便服用,在事实问题上,我国对非处方药的监管确实存在很多不足。据医药行业专业人士了解,非处方药市场目前的管理处于低级阶段,相关部门管理经验不足,与处方药相比,各方面都需要加强。

错服非处方药的危害

非处方药方便了生活 但小心吃出健康隐患

一份来自中国科协的调查显示,近9成受访者表示曾有过自我药疗的经历,超过3成受访者在自我药疗时出现过失误。调查还显示,农民群体不安全用药的问题更为突出,安全意识也明显低于城市人群。34%的受访农民不知道药品有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之分,70%则表示不能坚持按疗程服用药品。

“吃错药”致死人数是交通事故2倍

专家表示:我国每年20万人死于“吃错药” ,安全用药在全世界都是一个重大问题。据统计,在美国,每年有150万人因用药错误损害健康,有10万人因此死亡。我国每年大约有250万人吃错药而损害健康,导致死亡的有20万,是交通事故致死人数的2倍。

如何减少非处方药使用安全隐患?

1、服药不要凭个人经验 详看说明书是关键

目前居民自我药疗主要还是凭经验,医药知识非常匮乏。有时看似问题很小,看大家都这样用也没事,但往往却为重大药害事件的发生埋下了隐患。因此,大家在购买服用非处方药时,一定要注意基本的用药安全常识,看清说明书上是怎样规定的,如果不了解,一定要向专业医师咨询,切不可自己凭感觉乱吃,否则早晚吃出问题。

2、非处方药监管须加强

很多药店经营都是出于盈利为目的,他们在非处方药的售卖储存管理上,都不够严谨规范,有的药品甚至都是过期变质或没有通过国家标准的审核的,都堂而皇之的放在柜台进行销售,消费者就更无从了解那些药品是否有安全隐患了。更让人担心的是,有些药店销售人员为了拿提成,更是向消费者推销一些虽然没有严重的副作用但是却不对症的高价格非处方药,间接导致患者病情得不到控制,长期服用某一种医而形成药物依赖。对此,国家相关部门应该采取一些监管措施,完善相关法规,对这些不法行为进行打击,从而净化非处方药品市场,保证消费者用药安全。

3、药店经营人员须自律

药店经营人员应本着生命健康安全为本的态度,切实为自己卖出的每一种药负责,而不是单单以盈利多销为目的,只管把药卖出去,却不管消费者服用后是否会出现副作用。另外,药店管理人员应及时对药品质量进行清查,以防药品出现变质过期后,仍然摆在柜台误使消费者购买到。

结语

街边随处可见的药店,使我们可以非常方便地购买到非处方药。非处方药不仅方便了我们的生活,而且也有利于医院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但是,我们绝不能忽视非处方药在方便的同时,所暗藏的隐患,因此,每个人都有了解非处方药安全用药基本生活常识的必要。

扩展阅读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

宁阳女子突然面红呼吸困难医生称饮酒后服药中毒所致


责任编辑:胡玲玲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