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一到,闷热的天气,使得大排档等路边摊小吃逐渐火起来,人们在室外吹着小风,吃着可口的路边摊食品,别提有多惬意了。但是,沧州市民赵先生却因频繁光顾路边摊,被确诊得了甲型急性肝炎。
路边摊小吃一年四季都有,夏季最为繁多,但是食品卫生状况却令人担忧。有些朋友就在经常吃路边摊食品的时候,不知不觉因食品卫生安全问题引发各种疾病。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因吃路边摊食品患上疾病的案例。
40岁男子爱吃路边摊 患上甲型急性肝炎
最近半个月来,天气火热,因为不想在家里吃饭,沧州40岁的赵先生频繁光顾路边摊大排档,吃海鲜、吃烧烤、喝啤酒,好几次都因不节制饮酒而酒精中毒,进行输液治疗。这两天,身体难受的赵先生,更是出现了乏力、腹胀、发热、眼睛发黄、尿液发黄等症状。检查发现各项肝功能指标异常,他被诊断为甲型急性肝炎,不得不住院治疗。
沧州市传染病医院专家李沧友提醒爱吃路边摊食品的朋友,夏季是痢疾、肠炎、甲型肝炎(甲肝)、戊型肝炎(戊肝)等传染病高发期,其主要致病来源之一就是不卫生的食物和饮用水,而路边部分不卫生的大排档就是主要传染源之一。
不熟的路边摊肉品 在甲肝食物传播中起重要作用
据介绍,病毒性肝炎的甲型肝炎、戊型肝炎都属于肠道传染病,以粪——口为主要传播途径,就是人们常说的“病从口入”。粪——口传播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经水和食物传播是甲肝爆发和流行的主要传播方式。食物传播系因食物直接受污染或被污水污染所致,特别是水产品,如不熟的肉类、蛤类、牡蛎、泥蚶、蟹等,极易遭受污染,在甲肝食物传播中起重要作用。甲肝和戊肝是两种急性肝炎,甲肝易发于少年儿童,戊肝易发于青年、中年和老年人。部分路边大排档的食物因保管不好,不注意卫生很容易成为传播源头。
佰佰提醒,大家在吃路边摊食品时,要谨慎选择路边大排档,不要吃不洁净的食物,一旦出现腹泻、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腹痛,皮肤、眼睛发黄,小便色黄等症状,要立即就医,以防耽误病情。
责任编辑:胡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