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以借打手机为由 男子偷发红包近5千元获刑

2017-02-05 17:02:25 来源:重庆晚报
1816人阅读 0条评论
导语:

以借打手机为由,通过他人微信发红包转账,后通过网上支付、提现等用于消费。近日,渝中区法院判决李某犯盗窃罪判处拘役5个月,缓刑10个月,并处罚金1000元。

原标题:可恨 借手机偷发红包 近五千元遭判刑

以借打手机为由,通过他人微信发红包转账,后通过网上支付、提现等用于消费。近日,渝中区法院判决李某犯盗窃罪判处拘役5个月,缓刑10个月,并处罚金1000元。

据查,去年2月29日至3月14日期间,被告人李某在渝中区解放东路一家网吧内,以借华某手机使用为由,趁其不备用其微信账户向朋友马某、冉某、黄某等人,支付红包共计4755元,后通过网上支付、提现等方式,将上述金额用于消费。

去年3月16日,李某被公安机关捉获归案。归案后主动退赔华某全部损失,取得被害人谅解。

法院审理认为,李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趁他人不备,利用他人微信进行红包转账4755元,数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盗窃罪。

法官提醒,随着科技迅猛发展,手机各种功能愈加完善,支付宝、手机银行、微信等越来越多包含支付、理财功能APP。这些软件往往绑定了机主手机号、银行卡、密码等重要信息,成为犯罪分子实施犯罪的新手段。

佰佰安全网提醒广大市民,切勿轻易将手机等借于他人,尤其是陌生人使用。若遇财产被盗应立即报警。


责任编辑:孟洋洋

点赞数 推荐 0
收藏数 收藏 0

关键词

  • 红包
  • 盗窃
  • 借手机
  • 评论
  • 评论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今日关注

佰佰原创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