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771

家长带孩子抢橘子 道德素质问题何时能解决?

2018-10-22 12:08:42 来源:佰佰安全网
154124人阅读 0条评论
导语

满载32吨橘子的外地大货车途经西汉高速洋县段时,发生追尾事故。货主为了减少损失,一筐50斤的橘子只卖30元,有好些人趁货主看不到,就偷拿橘子。

18日,一段不到10秒的短视频在贴吧洋县吧流传:视频中,满载32吨橘子的外地大货车途经西汉高速洋县段时,发生追尾事故。货主为了减少损失,一筐50斤的橘子只卖30元,有好些人趁货主看不到,就偷拿橘子,最后演变成路过的行人、开小车的、骑车接学生的都去哄抢,最引人注目的是,有家长爬在车箱上取橘子,身后还有学生拿着塑料袋在接。

父母应以身作则做个好榜样

人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而面对遭遇车祸的外地货车司机,有父母不仅没有趁机用行动教给孩子如何“路遇需要帮助的人,及时伸出援手”,反而“趁火打劫”,领着孩子哄抢,这究竟是要给孩子怎样的教育?根据目前市面上橘子的2元一斤的零售价,一筐50斤的橘子才卖100元,而根据王爱军0.6元/斤的贱卖行情,50斤橘子仅需要30元。也就是说,如果家长当着孩子面大大方方买上一筐橘子,只要30元,不仅能以身示范给孩子上一堂生动的“扶危济困”课,还能让孩子从中学到高贵的品质。多么划算的一堂课,比你讲一千遍一万遍“要乐于助人”强得多。这些孩子正是学习做人的关键时期,家长的行为就像播撒在孩子心中的种子,很容易生根发芽。而这次家长带孩子哄抢行为的道德问题也受人瞩目。

哄抢事件频发靠自省、道德谴责已然行不通

每一次哄抢事件,都留给社会一道考题,都引发网民对道德素质的追问和对社会风气以及人性的谴责,但每次过后,不久的将来又会出现类似的新闻,哄抢似乎成了不可治愈的社会顽疾。这已经不仅仅只是道德问题,而是法律问题,说轻了是贪小便宜,是道德问题,说重了就是违法。但很多人认为法不责众,大家都这么干,也就没办法,正是这样的心里使得有些人有恃无恐。

从整体和长远上说,这是一种应该摒弃的丑行。因为环境恶化会使所有人为之受害,谁都不能避免。有朝一日你的孩子、亲人出门在外遭遇意外,也可能遇到哄抢的局面。所以老祖宗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不欲”“勿施”,不仅寄望人的自觉,更应依靠法治发力。

从严执法追究哄抢行为法律责任

为小利而丢了人格触犯法律,这种庸常之恶不仅带坏社会风气,更让社会底线失守。试想不是自己的东西就通过抢据为已有,可以说做人的底线都没了,如果人人都没有了“底线”,现代社会会是一个怎样的社会?因此坚守“底线”已经是人性阵地的最后一隅,正如攻坚战中人们脚下的最后一块地盘,我们已经丢不起了。对每一起哄抢事件之后决不能不了了之,必须从严执法,形成畏惧感,让哄抢者认识到这是一种因小失大、得不偿失的行为,不敢去做。同时,主办方应该做好管理准备工作,设置提示语警示牌,让人们看到随便拿东西是要付出代价的。另外通过教育,恢复良好的道德传统,提高整个国民的道德水准,使人们在面对这样的便宜时,不愿不屑去占。"

就像发生公路哄抢行为今后一律追究法律责任,这类事件就会减少。再就是及时救援,不仅对受伤司机,而且对受损物品。警方接报后应及时到位,并与附近村委会取得联系,由“组织”出面组织援助,就会有力有效得多。


责任编辑:屈滢雪

结语
哄抢似乎成了不可治愈的社会顽疾。这已经不仅仅只是道德问题,而是法律问题,说轻了是贪小便宜,是道德问题,说重了就是违法。

对于家长带孩子的哄抢行为你认同吗?

认同。

不认同。

认同。
75%
不认同。
25%
点赞数 推荐 2
收藏数 收藏 0

关键词

  • 哄抢
  • 橘子
  • 评论
  • 评论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往期回顾

安全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