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核辐射对什么危害最大

2018-09-11 17:55:39 来源: 佰佰安全网 2427人阅读
导语:

日本因地震灾害造成的核燃料泄露,辐射的范围影响亚洲。那么,核辐射对什么危害最大呢?和我们佰佰安全网一起来看看吧!

核辐射对什么危害最大

核污染是指由于各种原因产生核泄漏甚至爆炸而引起的放射性污染。其危害范围大,对周围生物破坏极为严重,持续时期长,事后处理危险复杂。那么,核辐射对什么危害最大呢?就让佰佰安全网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核爆炸是通过冲击波、光辐射、早期核辐射、核电磁脉冲和放射性污染等效应对人体和物体起杀伤和破坏作用的。前四者都只在爆炸后几十秒钟的短时间内起作用,后者能持续几十天甚至更长时间。冲击波可以摧毁地面构筑物和伤害人畜。光辐射主要是可见光和红外线,能烧伤人的眼睛和皮肤,并使物体燃烧,引起火灾。核爆炸早期裂变产物发射出贯穿能力很强的中子流和γ射线,可以贯穿并破坏人体和建筑物。裂变产物、未烧掉的核燃料和被中子活化的元素,都会由气化状态冷凝为尘粒,沉降到地面,造成地面和空气的放射性沾染,所发出的γ和β射线称为核爆炸的剩余辐射,也能对人体造成伤害。核爆炸发出的γ射线在空气分子上产生康普顿散射,散射出的非对称电子流在大气中激起向远方传播的电磁脉冲,可在大范围内对战略武器系统的控制和运行以及全球无线电通讯构成干扰和威胁。

核爆炸的杀伤和破坏程度同爆炸当量和爆炸高度有关。百万吨以上大当量的空中爆炸,起杀伤和破坏作用的主要是光辐射和冲击波,光辐射的杀伤和破坏范围尤其大,对于城市还会造成大面积的火灾。万吨以下的小当量空中爆炸,则以早期核辐射的杀伤范围为最大,冲击波次之,光辐射最小。空中爆炸一般只能摧毁较脆弱的目标,地面爆炸才能摧毁坚固的目标,如地下工事、导弹发射井等。触地爆炸形成弹坑,可破坏约两倍于弹坑范围内的地下工事,摧毁爆点附近的地面硬目标,但对脆弱目标的破坏范围则小得多。地面爆炸会造成下风方向大范围的放射性沾染,无防护的居民会受到严重危害。

美国总统杜鲁门宣布即将在比基尼岛进行两次原子弹爆炸试验,原子弹爆炸过后,有两件事情发生,第一是原子弹爆炸当天,正好碰见一位美国导演,这位美国导演鬼斧神差的受到原子弹爆炸启发,想到了如果女人穿上比基尼游泳衣就好看多了。第二件事就是核辐射,原子弹爆炸后的辐射强烈,让所有的人都不敢往哪里去了。美国总统杜鲁门命令军队前去消除掉核辐射,但是科学家说道:要想清除掉比基尼岛沙滩上的所有核辐射,就要将比基尼岛沙滩上所有的的沙土全部都刨掉,但是要挖地300米深才可以完全清除掉核辐射。杜鲁门不假思索,直接明命令军队执行这项艰巨的任务。 比基尼岛原子弹带来了这两件事。比基尼岛的原子弹核辐射远比诺贝利核电站要厉害的多。因为在比基尼岛遭到核辐射的人就有十万人。有8000人死于核辐射。14250人死于各种疾病。但是主因都是核辐射造成的。

小男孩:大多数的估计认为在广岛约有7万人立即因核爆而炸死。到1945年年底,据估计 受辐射影响的居民因烧伤,辐射和相关疾病的影响的死亡人数,约从9万到14万。还有估计到1950年止,由于癌症和其他的长期并发症,共有20万人死亡。爆心500米以内的被害者,有90%以上的人当场死亡或当日死亡。500米到1000米以内的被害者,超过60%-70%的人当场死亡或当日死亡。暂时生存下来的人,有50%的人在6天内死亡;过了6天,又有25%的人死亡。直到1945年11月,爆心500米以内的人98%-99%已经死亡;500米到1000米范围内,90%的人已经死亡。从1945年8月到12月,总共有9-12万人死亡。短期的影响  烧灼伤:原子弹引发的大量热线和放射线,爆心1千米以内的人,均受到了5度的重度烧伤,表皮全部碳化。热线的影响范围是3.5千米以内。此范围内的木质房屋大都自燃,更是造成了二次烧伤。爆心1千米以内而又在屋外的人,90%在7天内死亡。 原子弹爆炸后,广岛变成一片废墟外伤:冲击波本身会对被害者造成损伤;冲击波毁坏的建筑物的碎片以高速冲向被害者,也会造成二次外伤。有人的眼球和内脏甚至直接从身体里飞了出去。放射能症:原子弹爆炸发射出的大量放射线,使大量被害者得了急性放射能症。症状是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泻、发热、脱毛症、皮下出血等等。也有人因此得了白血病。被害者大部分在一个月内死亡。二次放射能症:随后赶来救援的人,因为防护措施不到位,也有人得了放射能症,不过数量较少。受黑雨影响的人,也得了二次放射能症。

温馨提示:

当发生核爆炸时,您想知道您周围核辐射是否安全,建议您使用核辐射检测仪测量一下,它可以清晰显示当前所在场地的辐射剂量值。

各位新老朋友,看了上述对于核辐射对什么危害最大的介绍后,我想大家应该已经有所了解了吧。如果您想要掌握更多关于核辐射危害到底有多大的常识知识和辐射污染小知识及环境污染小知识,尽在我们佰佰安全网!


责任编辑:王秀娟

  • 评论
  • 评论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相关阅读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