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佰佰安全网 > 佰佰知识 > 安全百科 > 应急自救 > 酸灼伤

酸灼伤的急救步骤是:

1、立即除去污染的工作服、内衣、鞋袜等,迅速用大量的流动水冲洗创面,至少冲洗15分钟,特别对于硫酸灼伤,要用大量水快速冲洗,除了冲去和稀释硫酸外,还可冲去硫酸与水产生的热量。

2、初步冲洗后,用5%小苏打水(碳酸氢钠液)中和创面上的酸性物质,然后再用水冲洗10~20分钟。要特别注意对眼部进行彻底冲洗,而且首先要对眼部进行冲洗,至少要冲洗10分钟。伤员也可将面部侵入水中自己清洗。

3、清创,去除其他污染物,覆盖消毒纱布后送医院。

4、对呼吸道吸入并有咳嗽者,雾化吸入5%碳酸氢钠液或生理盐水。

5、口服者不宜洗胃,尤其口服已有一段时间者,以防引起胃穿孔。可先用清水,再口服牛乳、蛋白或花生油约200毫升。不宜口服碳酸氢钠,以免产生二氧化碳而增加胃穿孔危险。大量口服强酸和现场急救不及时者都应急送医院救治。

常用的强酸强碱包括:强酸 HCl(盐酸)、H2SO4(硫酸)、HNO3(硝酸)、HBr(氢溴酸)、HI(氢碘酸)等.强碱 如KOH(氢氧化钾)、Ca(OH)2(氢氧化钙)、NaOH(氢氧化钠)、Ba(OH)2(氢氧化钡)、CsOH(氢氧化铯)。

强酸有强烈给出H+的趋势,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能电离出的正离子有且仅有H+的是强酸。比如说硫酸和盐酸,H2SO4=2(H+)+[(SO4)2-] HCl=(H+)+Cl- 而只有部分电离的是弱酸。比如说醋酸CH3COOH,只能部分电离出H+,绝大部分仍以分子形式存在,所以是弱酸;而KHSO4虽然能电离出H+,但是由于正离子中还有K+,所以也不是强酸。

皮肤化学性烧伤急救要点:

常见的强酸如硫酸、硝酸、盐酸都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腐蚀作用。硫酸灼伤皮肤一般呈黑色;硝酸灼伤呈灰黄色;盐酸灼伤呈黄绿色。皮肤被酸灼伤后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皮肤被浓硫酸沾污时切忌先用水冲洗,以免硫酸水合时强烈放热而加重伤势,应先用干抹布吸去浓硫酸,然后再用清水冲洗),彻底冲洗后可用2~5%的碳酸氢钠溶液、淡石灰水或肥皂水进行中和。切忌未经大量流水彻底冲洗就用碱性药物在皮肤上直接中和,这样会加重皮肤的损伤。强酸溅入眼内,在现场立即就近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冲洗时应将头置于水龙头下,使冲洗后的水自伤眼的颞侧流下,这样既避免水直接冲眼球,又不至于使带酸的冲洗液进入好眼,冲洗时应拉开上下眼睑,使酸不至于留存眼内和下穹窿中。如无冲洗设备,可将眼浸入盛清水的盆内,拉开下眼睑,摆动头部洗掉酸液,切忌因疼痛而紧闭眼睛,经上述处理后立即送医院眼科治疗。

据小编了解,酸灼伤后可用一些抗菌消炎止疼药物。注意不要让患部受到碰撞和摩擦。

强酸烧伤立即要大量温水或大量清水反复冲洗皮肤上的强酸,冲洗得越早越彻底越干净越好,哪怕残留一点儿也会使烧伤越来越重。不要顾虑病人冲洗时加重疼痛,要鼓励本人忍耐着冲洗下去,直到冲洗干净为止。

温馨提示:

使用强酸、强碱、挥发性、危害性的化学物质,或进行有害气体产生的实验时,务必使用通风橱在密闭或半密闭环境中操作,以减少人体对化学药剂之暴露。万一发生大量高浓度酸、碱或危害性之化学物质倾倒或泄露时,应先用毛巾擦拭吸收,再用大量清水洗涤。

如果皮肤是轻度烧伤,面积不大,仅是局部起泡,起红斑,发热,肿痛,可采取下列方法处理: 挽受伤部位浸泡子煤油或碱水内,数分钟内可以止痛,且有消肿,防止起泡的作用。随后,可在患处涂一些麻油,凡士林等油。 将受伤部位浸泡在食盐水中,也有止痛消肿作用。 用生鸡蛋在蜂蜜,或两样混合调匀涂在伤处。 红肿部位搽上古粉,有促进散热并使血管收缩,起到消肿的作用。 红肿处可搽酱油或肥皂。酱油可止痛,但不能有效地防止起泡肥皂液起清滑的作用。

另外如果被硫酸烧伤后皮肤变黑估计可以恢复,主要是化学烧伤,角度层碳化,不是色素沉着,主要看烧伤到什么程度和面积大小。烧伤的当时用大量清水冲洗或用弱碱性液体冲洗,后期预防感染发炎,随着时间推移,变黑的皮肤慢慢代谢下来,可能时间表较长。

在进行酸碱类工作的地点,应备有自来水、毛巾、药棉及急救时中和用的溶液。使用强酸或强碱性药品的工作人员,应熟悉药品的操作方法;并根据工作需要,戴口罩、橡胶手套及防护眼镜,穿橡胶围裙及长筒胶鞋(裤脚须放在鞋外)。凡使用强酸或强碱的一切操作,都必须在室外或宽阔和通风良好的室内通风橱内进行。

配制稀酸时,禁止将水倒人酸内,应将浓酸少量缓慢地滴人水中,并不断进行搅拌,以防剧烈发热。配制热的浓碱液时,溶解的速度要慢,并不断进行搅拌。

强酸的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还原剂、碱类、醇类、碱金属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 评论
  • 评论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