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佰佰安全网 > 佰佰知识 > 安全百科 > 交通安全 > 更换齿轮油

什么是汽车齿轮油?小编分析如下;

汽车齿轮油是一种较高的粘度润滑油,专供保护传输动力零件,通常是伴随着强烈的硫磺气味。车辆齿轮油采用性能分类和粘度分类两种方法。目前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美国石油学会(API)性能分类和美国军用齿轮油规格标准,大多数润滑油手动变速箱和差异是准双曲面齿轮油。这些含有极压(EP)添加剂和抗磨添加剂,以应付滑准双曲面锥齿轮的行动。

齿轮油工作时,由于齿轮工作面不断变换,温度升高不剧烈,所以它的工作温度一般为10℃~80℃;其次齿轮油承受很高的压力作用。齿轮在传动时,齿之间啮合部分的单位压力高达(196~245)×10kPa,而双曲线齿轮单位压力可达(294~392)×10kPa。此外,齿轮油在速度变化大、回转次数多的条件下工作,因而齿轮油易于由齿间的间隙中被挤出,产生半液体摩擦。

1、合适的粘度和良好的粘温性。适当的齿轮油粘度,可以保证在弹性流体动压润滑状态下,形成足够厚的油膜,使齿轮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但油的粘度不能过高,否则会因液体内摩擦热过量而使油膜破裂。良好的粘温性,可以在齿面摩擦高温条件下,仍保持足够的润滑油膜,不致发生磨损。在低温时具有足够的流动性,齿面润滑部位有足够的齿轮油,防止启动磨损。

2、足够的极压抗磨性。这是齿轮油的最重要的性能。齿轮油应在高速、低速、重载或冲击负荷下,迅速形成边界吸附膜或化学反应膜,防止齿面发生磨损、擦伤、胶合等破坏现象,使齿轮装置得以长期运行。

3、良好的氧化安定性和热安定性。这是一个突出的问题。齿轮油在较高温度下运转时,容易加快油的氧化,会使油的质量劣化,影响油的流动性和造成金属的腐蚀和锈蚀。现在对齿轮油热氧化安定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API GL-1此类油指定用于低齿面压力及低滑动速度的温和情况下使用的汽车螺旋伞齿轮、涡轮后桥及一些手动传动箱的润滑。在这个情况下可以使用纯矿物油,而且表现令人满意。抗氧剂、防锈剂、消泡剂及降凝剂可以用作改进其性能,可是摩擦改进剂及极压添加剂则不适宜使用。

APIGL-2此类油指定用于APIGL-1润滑剂所不能应付的负荷、温度及滑动速度下运作的车用涡轮后轿的润滑。 API GL-3此类油指定用于在较为苛刻的情况下运作的手动传动箱及螺旋齿轮后桥的润滑。需要润滑油的负荷能力高于API GL-2而低于API GL-4的要求。

API GL-4此类油指定用于高速低扭矩及低速高扭矩条件下的汽车及其他车用设备中使用的齿轮,尤其是准双曲面齿轮,不适合于重负荷齿轮。

(1)根据季节选择齿轮油的标号(粘度级)。齿轮油的标号75W、8OW、85w、90和140号分别适用于最低气温为-40℃、-20℃、-12℃、-10℃、10℃的地区,应对照当地冬季最低气温适当选用。

(2)根据齿轮类型和工况选择齿轮油(使用性能级别)。

对于一般工作条件下的螺旋锥齿轮主减速器(驱动桥)、变速器和转向器可选用普通车辆齿轮油;主减速器是准双曲面齿轮的,必须根据工作条件选用中负荷车辆齿轮油或重负荷车辆齿轮油。

车辆齿轮油(vehicle gear oil)通常把用于汽车手动变速器、后桥主减速器及差速器的润滑油称为齿轮油。齿轮油的重要作用就是在齿轮的齿齿接触面上形成油膜或牢固的吸附膜和化学反应膜,以保证正常的润滑并防止齿面间胶合。随着咬合方式不同,齿轮上润滑油膜的形式有显著差异。正、斜和螺旋伞等齿轮齿面上容易形成润滑油膜,双曲线齿轮体积较小,传递的动力大,齿面相对滑动速度大,齿面上难以形成润滑油膜,是最难润滑的摩擦副之一。

1、一般来讲,每6万公里应该更换一次齿轮油,这样也可以有效提高齿轮传递发动机功率的效率。

2、换油时粘度的选择粘度是齿轮油最基本的选择因素。如果粘度选择过大,会使摩擦面过热,也会造成不必要的动力损耗,如果粘度选择过小,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将油从齿面甩掉,容易造成油封漏油,可能在齿轮面上形成贫油润滑,从而磨损加大,甚至会产生烧结现象,因此选择适合的粘度非常重要。

3、为了防止齿轮接触时高应力造成的齿面擦伤、剥落、烧结必须选择具有良好抗磨极压性能的齿轮油,以维持适当的承载性。因此用户在选择油品时,一定不要把内燃机油、液压油等其他油品加入到齿轮箱中,以免造成极压抗磨性能不足,损坏齿轮。

变速器齿轮油的主要作用是为变速器内的齿轮和轴承提供足够的润滑保护,使其运转更加顺畅,同时还起到减小磨损、抗锈蚀、散热和清洁的作用。在变速器的使用过程中,齿轮油的性能会逐渐下降,数量上也会有一定损耗,因此需要定期对变速器齿轮油进行检查和更换。由于自动变速器和手动变速器在构造上的不同,保养项目和周期也会略有差异。

  • 评论
  • 评论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