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上海小区发生人貉冲突 十多只野生幼貉已被诱捕放归野外

2020-07-31 08:08:33 来源:澎湃新闻
2349人阅读 0条评论
导语:

在上海松江的一个小区,有人称被貉“咬伤”。已诱捕10只貉逐步放归野外。上海市林业局透露,建议物业和居委会引导居民不要投喂。

上海小区发生人貉冲突 十多只野生幼貉已被诱捕放归野外 上海市林业局建议物业和居委会引导居民不要投喂。

在上海松江的一个小区,有人称被貉“咬伤”。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王放介绍,在其7月20日拍摄的一段视频中,十多只野生幼貉一起抢着吃猫粮,背后还有多只貉在黑暗中围观,眼睛发出亮光。

王放认为,该小区的“人貉冲突”是因大规模投喂导致的偶然事件。他也曾和小区居民反复核实,所谓貉“咬伤”人,应该是貉的牙齿刮碰到了皮肤,留下一个小口子。

7月30日,从上海市林业局获悉,野生动物在居民小区被观察到的频次不断增多,实属正常。据估算,上述小区貉的种群数量约在60-80只的规模,远高于周边相同面积自然栖息地的种群密度,其种群异常情况主要与人为投喂和具有适宜隐蔽环境等因素有关。

上海市林业局透露,建议物业和居委会引导居民不要投喂,居委会在区野生动物主管部门指导下已经诱捕貉10只,并按要求逐步放归野外。

据近几日的监测,小区貉的遇见率明显降低,相关措施实施以来小区内未发生人貉冲突。

貉正在从上海的西部朝着东部扩散

“在城市中,野生动物不仅数量多,种类也很多,而且正在恢复中。”王放所在的复旦大学保护生物学研究团队走访了上海百余个小区和绿地,他们发现,伴随着城市生态的恢复,貉正在从上海的西部朝着东部扩散。

在地理分布上,貉在长三角地区普遍存在。其在沪分布最多的区是松江,其次是青浦,而闵行、奉贤、金山、南汇等地区都有貉的踪迹。在静安以北,除滨江森林公园外,尚没有貉分布的可靠数据。“城市环境中,貉的移动没有阻碍。”据王放估计,貉会有缓慢向北扩散的过程,也许几年后,宝山、杨浦也会有貉出没。王放团队将这一扩散,解读为城市生态的积极恢复。

其实,貉与獐、狗獾等是上海的土著居民。据王放团队调查,2016年时,上海貉的数量到达一个高峰,大量小区出现了貉,及至2017年-2018年间,可能因流浪猫狗传播寄生虫,貉种群中出现皮肤病,数量下降;2019年,疾病传播停止,貉恢复了健康,其在2020年又发生了大幅增长。

“貉一直都在。”王放认为,动物也在努力适应城市,适应这里的建筑、食物,得到了适应的优势后,也被市民所感知。在他看来,貉的增加是城市生态恢复中出现的好现象。“只有有绿地、清澈流水,才会有野生动物。城市建设中,野生动物的增加是必然,世界上最漂亮的城市都有大量野生动物存在。”

但王放认为,松江该小区貉的数量与分布并不正常。王放团队估算,该小区貉的数量在50至80只之间,60只左右的可能性较大。幼貉与成年貉的比例达到了5:1,这意味着更多小貉活了下来,超出了自然条件下的小貉存活率。他介绍,在貉活跃的小区,约每公顷2只,在该小区,貉的密度超过每公顷20只。“这是大规模投喂引起的,并非常态。”

专家:人与貉完全可以正常共存

该小区的情况以往没有发生过,王放猜测,投喂可能使得该小区的貉像黑洞一样,把周围小区的貉吸引了过来,常住貉或许没有这么多。这一现象也在连日的跟踪调查中得到印证,随着投喂停止,小区居民在晚间看到的貉变少了。

貉的取食高峰在8月下旬到9月底,它们在越冬前需要储存大量能量,其食量也是惊人的。值得庆幸的是,如今还未到其取食的高峰时段。有市民担心,如果不去投喂,小貉可能会饿死。

对此,王放表示,蚯蚓、甲虫、小鱼、植物的根茎和果实,都是貉能够找到的食物。城市里的食物有限,所以貉会生得少一点。幼崽成长中,会有一些貉因为发育得不好而死掉。

“这才是自然的优胜劣汰,才能维持稳定正常的种群。”他预测,如果投喂不停止,小貉将迅速长大,貉之间的冲突加剧,以致频繁打斗;伴随小貉长大,所需食物越来越多,现在的投喂量都不够,“除非是一下撒一斤,变为撒五斤”;投喂不停,小貉就不会散开寻找新的栖息地,其生存能力会变差。

王放看到,小区物业已经在劝阻居民投喂。更多的措施也在实施中。比如将一部分貉搬离。“这算是某种程度上的迁地保护,找一个远离人类社区的地方。”王放表示,新的居住地需满足几个条件:有能够挖洞的土壤、植被覆盖供其觅食和躲藏、本身有貉生存。

他相信,人与貉完全可以正常共存。据其调查,上海一百多个出现貉的小区中,只有此次事件中的小区出现了激烈的人貉对立,且居民的意见和感受不一。他也曾和小区居民反复核实,所谓貉“咬伤”人,应该是貉的牙齿刮碰到了皮肤,留下一个小口子。“在绝大部分小区,貉的影响很小,数量不多,不会主动靠近人,甚至大部分居民不知道它们的存在。”

同时,王放表示,流浪猫不是野生动物,喂猫也不违背现有法律,但是要格外注意,喂猫时要避免对貉、黄鼬(黄鼠狼)等野生动物的投喂。在该事件中的小区,当前情况下应该暂停对猫的投喂,这对于流浪猫和野生貉都是好事。

上海市林业局:已诱捕10只貉,将放归野外

7月30日,上海市林业局就上述小区貉增多情况表示,貉是上海本土物种,在上海分布广泛,近年来以青浦、松江、闵行三区种群最为集中。貉有躲避人类的习性,若非被捕捉或护仔等极端情况,不会有攻击人的行为,只要保持距离,不会伤人。

迫于栖息地减少的压力,加上野生动物对城市环境适应力的增强和公众生态意识的提高,野生动物在居民小区被观察到的频次不断增多,实属正常,很多大城市都有类似现象。

近期松江区林业主管部门接到12345热线转来求助,反映松江某小区出现貉聚集情况。市、区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组织人员上门核查调研,并对该小区貉种群、活动习性、栖息环境、人为干扰等因素进行了持续一段时间的监测评估。据估算,该小区貉的种群数量约在60-80只的规模。

7月23日,市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组织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有关生态学、动物学专家就此进行了研究探讨。经分析,该小区貉的种群密度约每公顷10只,远高于周边相同面积自然栖息地的种群密度。其种群异常情况主要与人为投喂和具有适宜隐蔽环境等因素有关。

投喂行为改变了貉的天然习性,打破其种群数量平衡;小区中的水系、复杂地貌、多样的植被又为貉提供了丰富的藏匿生境。此外,貉对对环境变化的适应力较强,在城市发展影响过程中,逐步适应伴人生存。

根据专家建议,上海市林业局给出解决方案:

1.积极引导和宣传,建议物业和居委会引导居民不要投喂,减少貉的非自然食物来源;

2.建议居民与野生动物保持距离,禁止未经允许擅自捕捉或伤害貉。指导物业和居委会依法办理猎捕许可手续,通过诱捕转移一部分貉的形式调控种群数量;

3.对于诱捕到的貉,由野生动物保护部门选择合适生存地点进行野外放归并将进行持续监测。

上海市林业局透露,目前,经各方面共同努力,居民投喂行为已显著减少,同时居委会在区野生动物主管部门指导下已经诱捕貉10只,并按要求逐步放归野外。据近几日的监测,小区貉的遇见率有明显降低,相关措施实施以来小区内未发生人貉冲突,也未发生宠物和貉冲突或居民逗引野生动物行为。

上海市林业局表示,下一步,野生动物管理部门将针对以貉为代表的伴人生存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动态和空间分布特征,设立研究课题开展长期监测和调查,同时加大野生动物科普宣传。建议广大市民对野生动物多一份包容,多了解并熟悉它们,减少人为投喂和伤害,与身边的野生动物和谐共处,让上海也成为自然野趣俯拾皆是的都市。


责任编辑:李雪

点赞数 推荐 0
收藏数 收藏 0

关键词

  • 上海小区
  • 人貉冲突
  • 野生幼貉
  • 诱捕放归野外
  • 评论
  • 评论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相关阅读

今日关注

佰佰原创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