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地震属于1976年唐山大地震一个正常的起伏。虽然已经过了这么多年,但当时震级比较大,再加上唐山本身的地质构造,造成了余震起伏。”唐山市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表示。
2020年7月12日6时38分在河北唐山市古冶区发生5.1级地震(北纬39.78度,东经118.44度),震源深度10公里。河北、天津、北京、辽宁等地均有震感。针对此次地震,记者采访唐山市应急管理局方面得知,此次地震属于1976年的余震。根据目前掌握情况,震中无人员伤亡,仅个别老旧房屋有开裂现象。“这次地震属于1976年唐山大地震一个正常的起伏。虽然已经过了这么多年,但当时震级比较大,再加上唐山本身的地质构造,造成了余震起伏。”唐山市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表示。
“今早地震发生后,现在余震已经降到二点几级、零点几级,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应该不会再有更大的余震,市民可以不必恐慌。”记者同时从唐山市应急管理局的“地震快报”中获悉,今早地震后,唐山市共发生余震5次,最大地震M2.2级。可与上述工作人员的说法相互印证。
据悉,唐山市应急管理局已经与河北省地震局预报中心进行联合会商,分析认为:原震区近期发生5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不大,余震活动水平4级左右。这次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0千米,应属于浅源地震,那么,对当地影响如何?唐山市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表示,地震对地面的影响与震级、烈度、地标建筑和人员分布程度、距震中位置等都有关系。目前,当地没有接到任何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报告。
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触目惊心的。它们之中既有地震、泥石流、台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也有地面沉降、干旱、海岸线变化等在较长时间中才能逐渐显现的渐变性灾害;还有臭氧层变化、水体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灾害。这些自然灾害和环境破坏之间又有着复杂的相互联系。人类要从科学的意义上认识这些灾害的发生、发展以及尽可能减小它们所造成的危害,已是国际社会的一个共同主题。专注公共安全知识的佰佰安全网下面将为您带来更多的精彩内容,欢迎关注!
责任编辑:李雪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