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宁一男子沉迷某网络游戏,游戏中假扮“美少女”骗取网友信任,以谈恋爱为幌子,利用网络诈骗多名网友钱财,涉案金额达13余万元。
河南洛宁一男子沉迷某网络游戏,游戏中假扮“美少女”骗取网友信任,以谈恋爱为幌子,利用网络诈骗多名网友钱财,涉案金额达13余万元。近日,武当山特区公安局办案民警远赴河南洛阳,将涉嫌网络诈骗的犯罪嫌疑人朱某某抓获归案。
网游邂逅 发展成“恋爱”关系
家住湖北武当山的张某因身体原因在家休养,闲暇之余喜欢玩网络游戏,在游戏中结识了一个叫“帆帆”女玩家,两人在网络游戏中配合默契,张某对“帆帆”留下了深刻印象。
游戏之余,两人经常聊天,2018年7月份,对方想让张某帮忙通过QQ购买一件道具,便互相添加为QQ好友。张某在“帆帆”的QQ空间中看到了“帆帆”的面容姣好,清新可人,更加深了对“帆帆”的好感。
在进一步接触中,张某感觉到对方字里行间体现出温柔、可爱一面,随之两人的关系逐渐“升温”,很快确定了“恋爱”关系。
起初,“帆帆”利用游戏账号向张某索要一些游戏道具,张某都爽快购买赠送给对方。
“痴情男”深陷其中 最多一次转账3万元
在交往中,“帆帆”向张某描述其家住苏州,家里条件较好,有两辆豪车和别墅,目前在苏州某大学读大三,因厌学经常泡网游戏,因为家里管教比较严,每月仅给满足生活需要的费用。为讨“女主”欢心,张某便第一次通过QQ转给了“帆帆”800元。随着两人的不断“交往”,“帆帆”透露出过完年要去见张某的意思,让张某兴奋不已。
2018年7月底某天,两人正在游戏聊天,“帆帆”向张某诉说手机出现问题,想换一个,接着张某让对方选好后发链接给他,后来“帆帆”选了一部7600元的手机发给张某,不多久张某便把钱转给了“帆帆”。
“热恋”中的张某深陷其中,为了能早日见到心仪的“对象”,经常会发送520、1314等金额给对方,象征着“我爱你、一生一世”的网络用语。
期间,张某为了能看到心仪已久的“恋人”,曾多次通过微信给“帆帆”发视频、打微信电话,都被对方以不方便、不喜欢等理由拒绝了视频聊天,张某曾怀疑过对方身份,因一次不愉快便以分手为由要求对方还钱,“帆帆”果真将大部分钱退换给了张某,这个行为彻底打消了张某的顾虑。
当年11月、12月份,“帆帆”开始不断以买东西、看病、帮忙管账为由向张某要钱,张某也没有拒绝,有时给6000、有时给8000,最多的一次竟转了30000元。
2019年过完年后,张某某一直想去见见“女友”,而“女友”总找各种理由避而不见,为此两人在网上发生“激烈”争吵,张某某向对方索要汇款,结果自己的QQ、微信也被对方拉黑。
“白富美”竟是男儿身 吃住在网吧
2019年3月中旬,张某在武当山文化广场闲逛时看到公安机关正在该地举办市民接访日活动,便上前咨询如何索要汇款的法律事宜,交谈过程中,民警越听越不对劲,直觉告诉民警,张某某可能遇到了网络诈骗,便将张某某带回刑侦大队报案。
接到报案后,武当山警方高度重视,组建专班立案侦查,专案组民警一方面开展走访调查固定相关证据,另一方面开展深度研判划定侦查范围,最终在网安等部门的大力配合下,成功锁定犯罪嫌疑人朱某某,随后派员远赴河南洛阳实施抓捕。
2019年3月26日,当专案组民警来到河南洛阳某网吧时,眼前的一幕让民警大为吃惊,朱某某蓬头垢面、精神萎靡,依靠在电脑座椅上,浑身撒发出一股长期未洗澡的臭味,其面前电脑还显示着游戏界面。
据办案民警介绍,朱某某没有固定工作和固定住所,基本上吃住都在网吧,饿了就点外卖,困了就躺在网吧椅子上睡觉。
受害者达5人 均为游戏中结识
在对朱某某手机微信、QQ等社交软件调取证据时,民警从一排排交易记录中发现,从2018年5月到2019年3月16日,除受害人张某外,还有其他受害人微信、QQ转账给朱某某的记录,涉案金额达到13余万元,受骗人员达5人。
据朱某某(男,21岁,河南洛宁县人)交代,2016年其因沉迷网络游戏辍学在家,2017年外出苏州、昆山等地打工,因吃不了苦多次辞职换工作。2018年7月,其从苏州一个工厂内辞职后便一直泡在网吧,在网络游戏和社交软件中虚构年轻女性身份,以“网恋”等手段骗取受害人信任,与多名网友保持“恋爱”关系,先后骗取钱款达13余万元,诈骗所得均用于支付生活开销和上网使用。
佰佰安全网提醒:网络世界是一个虚拟社会,在交友时需提高警惕,这类典型的网上交友类网络诈骗,骗子通常虚构年轻女性信息骗取信任,从而以“恋爱”为幌子,以家中有困难、考验对方等为借口,借助方便快捷的微信、QQ等社交软件转账,索要骗取钱财。警方建议广大市民不要轻易添加陌生人QQ、微信等社交软件,凡是涉及转账汇款都要提高警惕,谨防受骗。
责任编辑:慕丹萍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