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9日,中国北京,中国北京,四处弥漫的川音,家家户户飘出的花椒辣椒香味,进入北京海淀区的后厂村,总会让人有种误闯某个川渝小镇的错觉。
在西北五环外的后厂村曾经以“搬家”闻名。几年前,住在这里的以搬家为业的重庆人几乎占据了整个北京搬家市场的半壁江山,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搬家村”。图为快车司机丁朝全贷款买了辆10万出头的东风轿车。
几年来,后厂村的重庆人来来走走,基本上保持了千人的规模。海淀后厂村里的“重庆森林”40岁的重庆人丁朝全是后厂村的一名快车司机。
网约车兴起后,从2015年6月7日“第一个吃蛋糕”的重庆老乡赚到了钱,这里逐渐从“搬家村”变成了“快车村”。
10月底,来自北京交通大学交通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调研的最新数据显示,“滴滴出行”在北京市的总注册司机数已超过150万,丁朝全和他的重庆老乡们正是这150万大军中的一部分。图为拎着妻子灌好的热茶,丁朝全向停车的路边走去。
24小时的一个周期内,快车平台结算出的接单金额显示,丁朝全收入547元,刨除245元的油钱,这一天,丁朝全挣了302元。不过丁朝全还是摇了摇头:“和去年热火的时候比起来,这个数差了两三倍。”
丁朝全2015年6月注册成为一名快车司机,在此之前他开了6年黑车,更早的时候他和众多老乡一样在后厂村做搬家生意。图为丁朝全在家里厨房淘米,准备煮饭。
自2015年5月滴滴快车上线开始,两个月的时间里,北京市的“滴滴快车”订单量达到局部峰值日均40万单,同时,其注册司机数已经接近70万。正苦于担惊受怕中的丁朝全,抓住了这次“机会”。
丁朝全在哥们儿的建议下,注册成为一名快车司机。干了两天,他决定:不开黑车了,按时按点做快车司机。“我清楚地记得那天是6月7日,确实能挣到钱。”
随着网约车平台“溢价”制度渐渐收紧和奖励补贴降低,到2016年11月12日,后厂村的大部分快车司机再次转行了。
前后524天的时间,胡同的茶馆曾因司机们忙于赚钱而备受冷落,如今这里的麻将的声音响得比以前更早、时间也更长了。图为丁朝全一天要出车十七八个小时。
北上广公布网约车落地细则
嫦娥六号月背采样返回任务全过程
邯郸初中生被同学杀害
甘肃6.2级地震